3月27日,中國食品(00506.HK)發布截至2017年12月31日的全年業績報告,報告期內,集團持續經營業務實現全年總營收154.61億港元,增幅37%,全年凈利潤22.7億港元,增幅達205%,創該公司上市以來歷史新高。
其中持續經營業務凈利潤為18.3億港元,增幅232%。這也是母公司中糧集團啟動混改重組之后,中國食品交出的首份財報。有業內人士稱,從中國食品本次公布的業績表現來看,為中糧集團2017年整體業績破百億的目標貢獻不菲。
據悉,中糧集團去年啟動了業務的專業化重組與整合,組建了包括中國食品在內的18家專業化公司平臺。重組后的中國食品剝離了小包裝油、酒品類等全部非飲料業務,成為中糧旗下唯一的專業化飲料業務平臺。
有業內人士表示,剝離非飲料業務的中國食品核心業務進一步清晰,能夠更專注發展市場增長潛力更大的中國飲料市場。
目前,中國食品的核心業務主要包括在占中國領土面81%的19個省/市/自治區,生產、營銷及分銷包括汽水、果汁、瓶裝水、果奶、即飲咖啡、能量飲料、即飲茶、功能水等8大品類近20個品牌的產品。
飲料業務一直為中國食品的最佳業務分部。2017年,在可口可樂中國區的“雙裝瓶商”業務重組中,中國食品控股的中糧可口可樂飲料有限公司,經營區域和業務規模得到了進一步的擴大,成為可口可樂全球第五大裝瓶合作伙伴。
同時在與太古裝瓶集團及可口可樂裝瓶集團的交易中通過出售江西、海南、湛江三個裝瓶廠以及在廣東、杭州、南京和上海四個廠的參股股權,獲得一次性收益15.7億港元。這是中國食品利潤再攀新高的關鍵因素之一。
在持續經營業務收益方面,飲料業務繼續保持穩步增長,2017年的大規模并購重組整合并沒有帶來像過往其他企業發生的利潤大幅波動現象,實現了平穩的過渡和業績增長。
中國食品董事總經理欒秀菊女士表示,“2018年是中國食品成為專業化飲料業務平臺后,獨立運營的第一個完整年份,這將是中國食品的新起點,站在專業化賽道上,未來的機遇無限。包括目前中國非酒精即飲飲料較低的人均飲用量顯示出的行業發展空間,向全品類飲料公司發展過程中傳統優勢品類的持續發展,以及新品類的進入和提升、重組后區域相連優勢帶來的整合效益,都將大大提升中國食品的盈利能力”。
從公布的數據看,中糧可口可樂的銷售網絡已經覆蓋區域內100%的城市、97%的縣城及65%的鄉鎮,占區域內全部零售點的50%。作為快消品公司,這也許是最強大的支持力量和發展保障。
為了適應“健康飲料”的市場需求,可口可樂近年來不斷推出新產品,僅過去三年在亞太地區就發布了500多個新品。
可口可樂公司首席執行官詹鯤杰此前就曾表示,“公司目前正在加速向一家全面的飲料公司轉型,將開發飲用水、果汁、咖啡茶飲等新業務領域。作為全球重要合作伙伴的中國食品,必將從中受益,獲得更多的發展機會”。
而中國食品2017年的業績表現超預期,成為中糧集團混改后初具成效的樣本,印證了中糧專業化戰略的成功和國企改革的新效率,這一業務重組與優化帶來的正面效應,將在未來一段時間內持續凸顯。
Copyright (C) 湖南省食品行業聯合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