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素描】
胡建文,全國人大代表,湖南臨武舜華鴨業公司董事長。疫情暴發后,他要求公司下屬的高速公路服務區門店、高鐵站門店、機場門店照常營業,為旅客端上“面碗”。同時,想方設法確保養鴨戶飼料不斷供,替鴨農守護好“飯碗”。
【戰“疫”故事】
4月10日下午4時許,湖南省農業農村廳大門右側的“湘品堂”門店內,胡建文正和兩位朋友商議著,怎樣幫助鴨農進一步發展生產。
結束交談時,胡建文略顯疲態。當天上午,他剛和其他11名在湘企業界全國人大代表一起,在長沙調研了減稅降費助復工復產工作。“每天忙得像陀螺。疫情對我們農產品加工企業造成了損失,現在只能爭分奪秒加油干。”
作為農業產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和全國農產品加工業示范企業,舜華鴨業的戰“疫”故事,在“碗”中流淌著真情。
“讓旅客吃上一碗熱騰騰的鴨蛋面,守住鴨農‘飯碗’,不辭退一名員工。”胡建文說,這是公司作出的莊嚴承諾,也是他的職責和使命。
為旅客端上“面碗”,這個樸素愿望,源于一件小事。
大年三十晚上6時,位于長沙高鐵南站的舜華鴨蛋面館剛打烊,一位媽媽牽著5歲的孩子前來求助:“我們找了一圈,其它店都關了。孩子餓了,想吃點熱乎的東西。”店長聽后,熱情地邀請這對母女進店,免費為她們煮了兩碗面。當晚,胡建文得知這一情況后,輾轉難眠。
大年初一清早,胡建文組織召開集團視頻會議,決定全國高速公路服務區、高鐵站、機場的鴨蛋面館和“湘品堂”門店,如果沒有特別要求,必須正常營業。“成本再高,也要讓旅客有東西吃,還要為他們免費提供口罩和酒精噴壺。”
疫情期間,胡建文多次奔赴一線門店,為員工送去防疫物資,督導疫情防控。“上千名員工雖然身處人流量大的地方,但由于防護得當,我們實現了‘零感染’。”
236個臨武鴨養殖場、5座加工廠、200多家門店,吸納2000多名員工就業,幫助1萬多戶種養戶脫貧致富……這一串數字,曾是胡建文驕傲的資本,如今也給他帶來無形的壓力。
怎樣消除疫情影響,確保企業穩定運行、農民穩定增收?胡建文明白,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時,必須穩妥推進復工復產。養殖、加工、銷售,每個環節都不能松懈。
疫情期間,正值鴨苗孵化期。飼料短缺,上萬農戶犯了難。
“鴨子不斷‘糧’,農戶才能吃下定心丸。”胡建文說,必須想辦法守住鴨農的“飯碗”,否則,他們又將返貧。
為解決這道難題,公司請縣畜牧水產事務中心出面,與飼料生產商對接,開通運輸“綠色通道”,調運了4600噸儲備飼料。公司技術員和管理人員深入每個養殖場,及時將飼料送到鴨農手中,保證了鴨苗順利孵化。
作為一名愛心企業家,得知臨武縣鄉鎮基層疫情防控工作者口罩短缺,胡建文馬上讓公司設法購買了3萬只口罩捐給當地,同時還捐贈100萬元支持縣政府抗疫。3月19日,臨武縣舉辦消費扶貧活動,胡建文又將活動中獲得的100萬元利潤全部捐出,支持扶貧事業。
“疫情雖然給企業帶來了影響,但是政府出臺了強有力的幫助措施,保險、金融等方面給予大力扶持。”胡建文表示,政府的“及時雨”,讓企業有信心渡過難關。
Copyright (C) 長沙正周信息技術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