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9日,中華全國供銷總社杭州茶葉研究院、安化縣茶旅產業發展領導小組共同舉辦機制茯茶國家實物標準樣品研制會議,相關領域專家、學者齊聚集團白沙溪茶廠股份有限公司,共同推進國家標準樣品——機制茯茶實物標準樣的研制工作,進一步滿足安化縣茯茶企業對茯茶控氟技術推廣應用的需求,加快推進安化黑茶產業高質量發展。安化縣委書記劉勇會,縣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縣茶旅產業領導小組副組長肖偉群,縣茶旅產業發展服務中心主任康勝良及縣市監局、縣茶旅中心、縣茶業協會等出席會議。
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杭州茶葉研究院副院長楊秀芳;陜西省產品質量監督檢驗研究院副院長張建成;湖南省茶葉學會理事長、湖南農業大學教授蕭力爭;湖南農業大學茶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主任黃建安教授;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肖斌教授;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杭州茶葉研究院副研究員杜穎穎、孔俊豪;高級工程師鄒新武;助理研究員蘇小琴;益陽市農業農村局高級工程師劉雪慧;湖南大湘西茶產業發展促進會副會長兼秘書長尹鐘;陜西涇渭茯茶有限公司高級工程師劉文軍;浙江駱駝九龍茶業有限公司董事長祝雅松;安化縣茶業協會輪值會長、中茶安化第一茶廠副總經理陶優瑞;中茶安化第一茶廠副總經理姚呈祥;湖南益陽茶廠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徐迪軍;湖南省白沙溪茶廠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劉新安、常務副總經理肖益平、副總經理張嶺苓;以及安化6家國家邊銷茶定點生產企業負責人參加會議。
會議由安化縣茶業協會會長、白沙溪茶廠總經理劉新安主持。安化縣委書記劉勇會致歡迎詞;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杭州茶葉研究院副院長楊秀芳發表會議主旨講話。
劉勇會書記在致辭中說:安化是中國黑茶之鄉。近十多年來,安化縣堅持以茶立縣、以茶興縣,進入到一個快速穩健的發展通道,黑茶產業逐步成長為區域內規模大、品牌響、綜合效益高、帶動能力強的支柱產業和湖南省實現千億湘茶戰略目標的重要力量。茶葉具有顯著的健康屬性,是21世紀健康之飲。安化黑茶生產歷史悠久,文化積淀深厚,曾是“古絲綢之路上的神秘之茶、少數民族的生命之茶”,而今更是21世紀新興崛起的綠色健康之茶。我縣提出了“茶旅文康四步同驅,24小時健康茶生活。”更進一步將茶產業打造成生態產業,健康產業,進一步推進安化黑茶產業高質量發展。這次會議很及時、很重要,我們期待各位專家的研究成果和機制茯茶國家實物標準樣品能順利研制出樣,并在我們安化優先得到落地實施推廣。我們將全力支持各位專家的專心研究,縣直相關部門、茶葉企業要積極配合,與專家多交流探討,形成工作合力。
楊秀芳副院長說:緣起茯磚茶,才有了后來對安化的這份特殊的感情和緣分。安化是黑茶的發源地,也是第一片茯磚茶的加工地。安化有適合黑茶加工的優良茶樹品種,有適合茶樹生長的優越自然環境和土壤條件,有安化黑茶獨特的加工工藝和一批匠心技能人才、創新營銷人才,安化黑茶有獨特的品質特征、擁有獨特的保健功效。2002年第一次走進安化,2007年又走進安化,2011年再次走進安化,隨后基本兩年一次或一年兩次的頻率走進安化,為國抽取樣走進安化,為黑毛茶質量和價格調研走進安化,為科技示范縣建設走進安化,為稀土和氟含量控制技術研究及應用示范走進安化,為黑茶聯盟和全國茶標委黑茶工作組走進安化,這次又為新的任務和使命走進安化……每一次走進安化,都有新的感動和欣慰……新形勢下,希望進一步加深我院與安化的緊密合作,希望個人跟茯茶、跟安化這份簡單、純凈、深厚的友誼能延續下去。希望安化黑茶尤其是茯茶發展事業再上臺階,不斷滿足新時代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健康的剛性需求。
緣起茯茶,茯福有源。白沙溪是湖南緊壓茶的發祥地,全國邊銷茶的搖籃,1953年在這里誕生了湖南本土第一片茯磚茶,改寫了長期以來由晉陜茶商來安收購安化黑毛茶原料長途運輸到涇陽壓成茯磚銷往西北少數民族的歷史。白沙溪一直為國家邊銷茶定點生產企業,長期堅持與各科研院所專家學者展開產學研合作,致力于產業技術的不斷提升和產品標準化制訂推行。2014年,白沙溪茶廠被湖南省經信委認定為湖南省企業技術中心;2017年,被湖南省科技廳認定為湖南省安化黑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創造了良好的產學研合作平臺,與各位專家有著很多的良好合作。這次機制茯茶國家實物標準樣品研制工作在白沙溪茶廠進行,將對安化黑茶高質量發展起到實質性地推動效果。
Copyright (C) 長沙正周信息技術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