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要健康,又要口福,如何吃好肉?
到底是吃葷好,還是吃素好,是否有更科學的第三選擇?
唐人神將造“雙蛋白肉”,你想嘗鮮嗎?
全球新冠疫情的肆虐,使人們對健康的重視提上了新的高度。一部分人倡導少吃肉、多吃素,更有甚者,干脆做了徹底的素食主義者。于是乎,有人開始用西方的技術造“人造肉”。但近期,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內科學系主任、上海市新冠肺炎醫療救治專家組組長張文宏博士在《粗茶淡飯騙慘了中國老人》一文中談到:“中國人由于習慣性節儉和一些素食主義者的宣傳,肉食攝入是達不到健康標準的,營養不良導致免疫力下降,從而進一步的引發各種基礎疾病,這種狀況在中國很普遍。”另外,恩格斯在《自然辯證法》寫道:肉類食物對腦髓的影響,腦髓因此得到了比過去多得多的營養和發展的必要材料,因此,它能夠一代一代更完善地迅速發展起來。可見,肉類食物是人類健康發展必不可少的營養源。
中國是肉類大國,尤其是豬肉消費量占了全世界的60%,幾千年的吃肉習慣和與日俱增的食肉量,不僅強壯了國民身體,也提高了文明素養,促進了社會進步。但肉類人均消費量與發達國家還有一定的差距,消費潛力巨大。為滿足消費者既飽口福,又保健康的需求,唐人神集團決定進軍“人造肉”領域,為消費者提供營養均衡、美味可口的“雙蛋白肉”。
9月11日下午,“唐人神-江南大學創新食品聯合研究院”揭牌暨戰略合作儀式在江南大學食品科學與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隆重舉行。唐人神集團創始人兼董事長陶一山、江南大學校長陳衛院士、江南大學原校長陳堅院士、江南大學國家重點食品實驗室主任金征宇教授共同為研究院揭牌。聯合研究院將圍繞大食品大健康戰略,以“雙蛋白肉”為主攻方向,即將植物蛋白和動物蛋白相結合。相比西方的人造肉,唐人神集團打造的“雙蛋白肉”,將更兼具“色、香、味、形、意”,更“營養均衡、美味可口”,更符合中國消費者的心理和習慣,將為消費者提供更營養、更健康的第三選擇。
江南大學作為全國一流重點高校,在2019年發布的“軟科世界一流學科排名”中,江南大學食品科學與工程排名世界第一。其在植物蛋白纖維化、植物蛋白凝膠化加工、人造肉商品化等關鍵技術取得重大突破,并榮獲多項國家發明和科技進步獎。
唐人神集團是國家肉制品加工產業科技創新聯盟的發起單位,擁有國家認定企業技術中心、院士工作站、國家豬肉加工技術研發分中心、肉制品加工工程技術中心、第三方檢測平臺等,集團及下屬子公司兩度榮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2019年,唐人神參與的“傳統特色肉制品現代化加工關鍵技術及產業化”項目榮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更是攻克了影響中國傳統腌臘肉制品產業發展的關鍵共性“卡脖子”技術難題,助推了行業的快速發展。
近兩年,人造肉話題不斷引發熱議?,F代消費市場,人們越來越注重生活的品質和體驗,會更加青睞環保、低碳、輕食、健康、快捷、精致的生活方式,這些因素將助力人造肉市場的快速發展,推動新的飲食方式的崛起。有關調研機構關數據顯示,2019年全球植物性人造肉市場規模約121億美元,預計將以每年約15%的增長率增長,到2025年或將達279億美元。
圖|源于網絡
唐人神集團和江南大學依托各自擁有的國家級認定企業技術中心和國家級重點實驗室的多名院士專家團隊和科研技術,強強聯合、資源整合,將校企產學研合作推向更高的層次和水平,引領肉品行業產品技術創新發展新的高峰。
另外,此次研究院的成立還在有益微生物高效篩選與培育、發酵工程新技術、新工藝等方面進行開創性研究,為斷奶仔豬提供“豬酸奶——口口乳”迭代升級提供強有力的技術支持,有效解決長期困擾仔豬腹滯與病死問題,全面提高飼料轉化率與養殖效益,促進我國生物飼料產品及行業的整體水平,解決我國長期存在的人畜爭糧問題。
Copyright (C) 長沙正周信息技術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