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供應名稱:中南林業科技大學食品科學與工程學院
- 聯系人:吳偉
- 聯系方式:15084799201
- 供應企業:
- 供應描述:
中南林業科技大學食品科學與工程學院辦學歷史可以追溯到1958年。學院現有教職員工59人,其中專任教師51人,專任教師占全院教職員工總數的86%。具有博士學位教師36人,占專任教師總數的71%; 具有正高級專業技術職務人員15人,占教師系列總數的30.6%;副高級專業技術職務人員15人,占教師系列總數的30.6%;講師19人,占教師系列總數的38.7%。學院特聘朱蓓薇院士為我校“雙聘院士”,有享受國務院特殊政府津貼2人,中組部萬人計劃人才1人,國家百千萬人才1人,國家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1人,湖南省科技領軍人才1人,湖南省普通高校青年骨干教師3人,湖南省121人才2人,湖湘英才計劃1人,湖南省普通高校學科帶頭人3人。博士生指導教師8人,碩士生指導教師33人。
歷經30年的發展,學院已形成博士、碩士和本科完整的教育體系,擁有食品科學與工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食品工程專業碩士點及食品加工與安全農業推廣碩士點,設有食品科學與工程、食品質量與安全、糧食工程等3個本科專業,其中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被列為教育部第Ⅰ類特色專業,系國家首屆卓越農林人才培養計劃建設點,湖南省首家申請工程教育認證的專業; 食品質量與安全專業為湖南省最早開辦院校之一,我院是湖南省唯一開辦糧食工程專業的院校,為湖南省糧油行業定點培養人才單位?,F有在校博士生、碩士生、本科生1000多人。湖南省首批優秀教學團隊、湖南省科技創新團隊、科技部重點領域創新團隊(系國內首家稻谷深加工領域首家創新團隊)、農業部杰出科研人才及其創新團隊等稱號。
學院擁有稻谷及副產物深加工國家工程實驗室(全國唯一稻谷加工領域科研平臺)、糧油深加工與品質控制湖南省重點實驗室、糧油深加工與品質控制2011協同創新中心(湖南省食品領域第一家協同創新中心單位),湖南省稻谷深加工工程中心、湖南省高校產學研合作示范基地、科技與人才培養合作基地、湖南省校企合作人才培養示范基地、湖南省優秀實習基地,食品科學與工程類湖南省大學生創新中心,湖南省研究生培養創新基地、長沙市食品質量與安全工程中心、長沙市稻谷深加工工程中心等科教平臺,為學生在校期間學習、實踐和科研訓練提供強有力支撐。
“十二五”期間,學院承擔各類科研項目300多項,累計到位經費1.52億元。主持完成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省級科技進步一等獎3項、省級科技二、三等獎7項等科研成果;在國內外雜志發表SCI、EI等收錄學術論文110多篇,出版學術專著6部;學院一直與美國、英國、日本、澳大利亞等國家保持密切的合作與學術交流,多次派出教師、研究生出國進修、攻讀學位和合作研究。
地址:湖南省長沙市韶山南路498號
負責人:林親錄,電話:13975861228,郵箱:linql0403@126.com
聯系人:吳偉,電話:15084799201,郵箱:foodwuwei@126.com
可轉化科研成果(共14項)
1.稻米深加工高效轉化與副產物綜合利用(本項目先后有三項成果通過鑒定)
本成果先后獲得2010年湖南省科技進步一等獎和2011年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本項目針對我國稻米特別是低值稻米(節碎米等)深加工與副產物綜合利用落后局面:(1)在稻米淀粉糖生產中,創新采用生物信息技術手段,比較不同來源淀粉酶空間三維結構,構建高活力復合淀粉酶與酶助劑,顯著提高酶活力30%以上,提高淀粉轉化率97%以上,生產出超高純度麥芽糖漿、啤酒專用糖漿、結晶葡萄糖、海藻糖、糖醇和麥芽糊精等6大系列稻米淀粉糖。針對生產淀粉糖后的副產物如何綜合利用的難題,在創新工藝與設備基礎上,國內外首創稻米(節碎米)制取淀粉糖與副產物綜合利用的高效節能循環經濟模式,節能30%以上,副產物的綜合利用率100%,生產綜合成本降低20%以上,真正達到無“三廢”零排放的生態環保、高效節能的效果;(2)以節碎米為原料,采用生物工程技術(原生質體融合)誘變菌種及優化培養,結合液態深層發酵過程反饋抑制手段,有效降低有害物質桔霉素的含量,采用天然抗氧化劑,有效抑制紅曲色素的光降解作用,大大提高其自然光環境中的穩定性,制取了高色價(≥260)低桔霉素(≤0.01mg/kg)紅曲色素,被評為國家重點新產品;(3)國內率先以低值稻米為原料,經堿-酶法分離稻米淀粉和米蛋白,創新出稻米干法淀粉變性技術,將低值稻米淀粉改性成高附加值稻米變性淀粉,因其獨到的細微結構和流變特性,在食品添加劑、照相、造紙和印染等領域廣泛應用;(4)以制取淀粉糖、紅曲色素和變性淀粉后含粗蛋白的米渣為原料,通過物理除雜、復合酶降解和接枝共聚技術,提制蛋白含量95%以上的高純度、高水溶性米蛋白,并經蛋白酶多位點降解和膜分離等技術制取抗氧化、降血脂米蛋白功能肽;(5)以制取淀粉糖、紅曲色素和變性淀粉后的米糠副產物為原料,創新提制工藝,制取高得率營養米糠油,將稻殼通過高溫炭化聯產制取高吸附性能活性炭和白炭黑。
本項目先后有三項成果通過鑒定:(1)稻米深加工制取海藻糖與糖醇技術研究(2010年鑒定,國際領先水平);(2)稻米淀粉糖深加工及副產物高效綜合利用技術研究(2009年鑒定,國際領先水平);(3)稻米深加工制取高色價低桔霉素紅曲(2002年鑒定,國內領先水平)。共研發11大系列30多種高附加值產品(淀粉糖、紅曲色素、改性淀粉、米蛋白和功能肽、米胚油和米糠膳食纖維、稻殼活性炭等),申報了73項專利,其中授權39項(發明專利28項,實用新型專利11項),發表論文325篇,其中SCI和EI收錄117篇。技術先后在30多家企業推廣應用,為我國稻米特別是低值稻米深加工高效轉化與副產物綜合利用起到了強勁的推進作用。
轉化方式:成果轉讓
2、大米主食生產關鍵技術創新與應用(本項目有11項相關成果通過鑒定)
本成果獲得2013年湖南省科技進步一等獎。大米主食制品主要包括方便米飯、米線(粉)、發芽糙米等幾大系列產品,本項目針對我國大米主食工業化生產過程中存在的安全隱患和工藝技術、設備裝備落后等關鍵問題:(1)創新大米主食加工用品種篩選技術。從全國收集500多個典型栽培稻米品種,構建了大米主食制品原料指紋圖譜,篩選出適于大米主食米加工的型專用稻品種29個;(2)創新研發突破大米主食生產中的共性瓶頸技術。集成激光光散射、元二色譜、熱特性、x-衍射等分析測試手段,研究米淀粉、米蛋白結構特性及其相互作用機理,采用生物酶處理和改性淀粉等天然高分子復配技術,結合二次浸泡、二次蒸煮、高溫高濕干燥等工藝,解決了大米主食工業化生產中共生瓶頸技術難題,方便米飯和米線等主食產品成功出口到歐美多個國家;(3)創新發明發芽糙米及糙米制品高效加工技術。集成體外礦物質激活酶類、目標營養素控制等技術生產發芽糙米,植酸等抗營養因子得到有效抑制,保健成分伽馬氨基丁酸含量比普通發芽米制品高10-18倍。在此基礎上,開發出糙米卷、糙米茶、糙米飲料等糙米系列制品,占國內60%以上市場;(4)創新大米主食加工用高效裝備。開發專用干燥機、補償式計量裝置、擠壓成型裝置、擠壓喂料裝置等多種高效專用加工裝備,生產營養健康的方便米制品和風味獨特的膨化休閑米制品;(5)創新主食米制品生產質量保障體系。集成SSR分子標記、PCR擴增、無損在線檢測、物理防治、HACCP和溯源體系等技術,構建大米主食制品產業鏈各環節的質量安全保障體系。
圍繞本項目,先后有11項相關成果通過鑒定:(1)稻米主食制品生產關鍵技術研究(國內領先);(2)傳統米發糕的現代加工技術(國際先進);(3)米制品專用稻良種篩選及高產保優栽培技術(國際先進);(4)米飯的品質評價與智能電飯煲的研發(國際先進);(5)全自動食品干燥機的研制及應用(國內領先);(6)米制品專用粉的生產技術研究(國際領先);(7)新型健康大米方便食品開發與中試研究(國內領先);(8)方便米發糕的生產工藝與應用(國際先進);(9)GABA大米生產的關鍵技術研究與示范;(10) 高γ-氨基丁酸米制品的生產技術(國際先進);(11) 谷物茶飲料生產技術研制(國內領先)。共研發5大系列30多種新產品,申報專利和軟件著作登記權73項(其中授權34項),發表包括SCI和EI收錄的論文198篇。技術成果先后在湖南、廣東、四川、江蘇等省市30多家企業推廣應用,為我國大米主食安全工業化生產起到了強勁的推進作用。
轉化方式:成果轉讓
相同推薦
- 供應名稱:肉制品(醬鹵肉制品)、其他水產加工...
- 聯系人:李志安
- 聯系方式:13511119921
- 供應企業:湖南好兆頭食品有限公司
- 供應描述:肉制品(醬鹵肉制品)、其他水產加工品(風味魚制品)加工銷售。
[查看詳情]
- 供應名稱:上海易往食慧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聯系人:許蕓
- 聯系方式:13601967997
- 供應企業:
- 供應描述:上海易往食慧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是易往集團旗下為食品行業提供智能工廠整體解決方案服務的公司。公司利用自動化與信息化技術,為制造...[查看詳情]
- 供應名稱:湖南億納環??萍加邢薰?..
- 聯系人:張智
- 聯系方式:13973235630
- 供應企業:
- 供應描述:湖南億納環??萍加邢薰臼且患抑铝τ谒廴局卫砑夹g研發與工程應用的專業環保公司。公司專注于豆制品、休閑食品、預制菜、屠宰...[查看詳情]
- 供應名稱:湖南省振華食品檢測研究院...
- 聯系人:趙清
- 聯系方式:731
- 供應企業:
- 供應描述:湖南省振華食品檢測研究院(原名湖南省克明食品研究院),成立于2013年8月,是由克明面業股份有限公司全額投資的民辦非企業單位,是一家集...[查看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