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客电竞-体育电竞综合赛事平台

企業動態返回上一頁

全國人大代表、鹽津鋪子張學武:減輕增值稅稅負 提升我國農產品國際競爭力


 

金黃的柑橘掛在枝頭,但橘農卻因人工太貴不愿采摘;鮮艷的楊梅綴滿樹梢,卻因來不及采收和加工只能掉落地上;香甜的芒果質量很好而且產量也不錯,但不少農民卻不愿意擴大芒果種植面積,有的甚至不愿意繼續種植芒果……以生產研發蜜餞、果干生產為主的第十三屆全國人大代表、鹽津鋪子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長張學武,在深入產地調研時發現了這些令人心痛的現象,這是為什么呢?

 

 

在轉而向專家請教的時候,他進一步發現:我國農產品加工業和發達國家相比差距較大,加工副產物60%以上沒有得到綜合利用;果品加工率只有10%,而世界水平是30%;肉類加工率只有17%,遠低于發達國家60%的水平。

問題究竟出在哪里?張學武代表經過深入研究認為,與國家的稅收政策相關,由于農產品加工業增值稅的“高征低扣”,嚴重影響了農產品企業加工積極性,壓縮了農產品加工企業利潤空間和發展空間。

 

在農產品加工環節,農產品深加工業的稅負明顯高于其他加工業,農產品深加工企業面臨“高征低扣”(進項11%,銷項17%)的窘迫局面。根據我國現行稅收政策規定,農產品深加工行業除《農業產品征稅范圍注釋》規定范圍外的農產品,均按17%的稅率計提銷項稅額。

農產品加工企業購進的原材料一般為初級農產品,按11%的稅率計算抵扣進項稅;銷售時,初加工的農產品按11%計算銷項稅額,深加工的農產品按17%計算銷項稅額。

深加工農產品銷項稅率比進項稅率多6個百分點,而其他行業進項稅率與銷項稅率都是17%,稅率差為零,而農產品深加工環節即使沒有實施增值,即原價進,原價出,也會負擔3.53%的增值稅[價格÷(1+17%)×17%-價格×11%]。

 

那么國際上的做法是什么呢?張學武代表進行了更深入的調研,發現運用稅收政策扶持農產品加工企業發展是發達國家的普遍做法,為扶持農產品加工業的發展,各國在農產品的生產、流通、加工和出口等環節都實施了不同程度和不同方式的優惠政策,采用抵扣、退稅、特別優惠稅率等政策來降低農產品加工業的實際稅負率。

據了解,國外許多國家對農產品加工、特別是食品工業的加工,稅負都比一般加工工業輕,有的國家甚至實行食品加工零稅率。

許多國家農產品的稅率大大低于增值稅的基本稅率:法國、德國、比利時、盧森堡、荷蘭和意大利實際農產品稅率分別為:7%、6.5%、6%、5%、4%、2%。國際上稅收扶持和大幅補貼的直觀效果就是,全球十大食品企業中,中國企業沒有一席之地,甚至在一百強中,所占的比重也不大。

 

作為長期從事食品產業的企業,張學武代表認為,對內,當前我國農產品加工業的成果與國內城鄉居民不斷升級的消費需求不相適應,依靠發展農產品解決農民就業增收和促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的作用,在鄉村振興戰中力量有待發揮。

對外,依靠農產品輸出中國品牌,提升中國競爭力的空間也極大。完全有必要向發達國家通過稅收支持農產品加工業的做法看齊,通過調整農產品深加工業的增值稅政策,幫助國內農產品加工企業提升國際競爭力。

因此,他建議:進一步完善增值稅稅收政策,降低農產品深加工企業的銷項稅率,對農產品加工企業采用單一稅率,統一按11%增值稅稅率征收。

 

同時,張學武代表還表示,農產品精深加工龍頭企業在申報高新技術企業時,容易遭遇科技人員占比、研發投入占比等門檻瓶頸。

所以,他也建議對農產品精深加工龍頭企業提供精準支持和服務,給予更大的政策扶持,采取引導策略進行培育,支持申報國家高新技術企業,促進企業成為技術創新決策、研發投入、科研組織和成果轉化的主體。


來源:中國食品安全報

來源:資料時間:2018-03-06

熱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