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客电竞-体育电竞综合赛事平台

行業資訊返回上一頁

湘茶飄香號角已吹響


微信圖片_20221223095643.png

“茶陵”以茶冠縣名,有神農嘗茶開啟千年國飲傳說;安化等地所產的“渠江薄片”遠銷江陵、襄陽一帶,亦有隋文帝靠煮飲“長沙府轄梅山渠江一帶山中”茗草治愈頭痛的故事……茶產業在湖南發展了上千年,有無數的故事在民間流傳。對于研究湘茶數十年的我來說,對其有著難以割舍的眷戀。

  湘茶進軍千億產業

  9年前,我參加了一場由省政協組織的春茶調研,考察了長沙的幾個茶廠。

  湘茶的出路在何方?那次考察為我提供了學習與思考的機會。當時全省茶產值在500億元左右,我們提出了千億茶產業開發的想法,得到考察組相關同志的贊成。

  后來,經多方努力,我省出臺了《湖南省人民政府關于全面推進茶葉產業提質升級的意見(湘政發〔2013〕26號)》,明確提出“到2020年,建設300萬畝優質茶園,無性系良種面積達80%以上,產量45萬噸,年出口8萬噸以上;力爭實現1000億元茶業綜合產值,全省茶農茶業收入翻一番。”

  自此,湖南吹響了向千億茶產業進軍的號角。

  茶產業的多功能性十分突出。近年來,我先后十多次去武陵山區、羅霄山脈等產茶重點區考察調研,這些地方也是精準扶貧、鄉村振興的主戰場。湘西州十八洞村是精準扶貧的首倡地,其中,茶產業發揮了很大的作用。茶產業是精準扶貧的重要產業,也將為鄉村振興作出貢獻。

  “五彩湘茶”成品牌

  “湖南有什么茶?”“湖南茶品牌是什么?”這是市場的疑問、產業的疑問。

  湖南地理環境形態多樣,擁有茶葉生產多樣化、地理標志化、特質化的天然優勢;但又面臨標準化、規?;膮^域差異性障礙。

  如何將劣勢轉變為優勢?關鍵在于認清茶的“真面目”、摸透自然的“脾氣”、找準消費需求,把茶葉的功能性、消費者的個性化需求、市場發展趨勢結合起來,并由此作出判斷,剖析出湘茶的問題與潛力。

  產業發展的思路打開后,一批茶葉品牌也打開了市場。

  具有千年傳承的湖南黑茶先在市場一炮打響,具有“去油去脂”功能的安化黑茶銷量增長迅速,市場穩定性和持續性呈現良好的發展趨勢。其中,茯茶以“金花”(冠突散囊菌)為重要標志,很受消費者歡迎。

  武陵山區黃金茶為代表的瀟湘綠茶也受到廣大消費者的喜愛,茶中的氨基酸含量比普通綠茶高出一倍,且口感良好。

  隨后,湖南紅茶成為新的增長點。湖南紅茶曾與茅臺同獲巴拿馬金獎,以“花蜜香,甘鮮味”的優勢,銷量呈現快速增長之勢。

  綠、黑、紅三種茶,形成湘茶三足鼎立之勢。后來,岳陽黃茶在厚重的底蘊中穩步前行,桑植白茶異軍突起,“五彩湘茶”成軍。

  值得一提的是,為了支持“五彩湘茶”成為公共品牌,省供銷合作總社買下已被注冊的“五彩茶”品牌,使“五彩湘茶”順利地成為省域公共品牌。

  湖南以差異化優勢打造湘茶特色,突破產業、市場、品牌、科技等瓶頸,彰顯湘茶特質。2021年底,湘茶綜合產值達1012億元。

  前不久,“五彩湘茶 共享非遺”中國傳統制茶技藝及其相關習俗(千兩茶、茯磚茶、君山銀針茶制作技藝)入選人類非遺代表作名錄宣傳展示湖南主場活動在湖南省文化和旅游廳舉辦。今年,湖南省一次性有千兩茶制作技藝、茯磚茶制作技藝、君山銀針茶制作技藝3項非遺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遺代表作名錄,成績值得祝賀、工作值得肯定。全省要把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指示精神,轉化為進一步提升非遺保護工作的強大動力,切實做好非遺保護傳承工作,努力推動非遺融入現代生活,助推相關產業,帶動富民發展。

  茶產業下一個“風口”在哪里

  跳出湘茶看我國茶產業發展,要謹防風險。

  多年前我曾撰文提出:“茶產業是助推精準扶貧和鄉村振興的重點產業,是偏遠山區精準脫貧和重點產茶區致富的重要抓手。各大茶區種產茶熱情空前高漲,風險也隨之而來。”

  防什么風險?產能過剩風險、高成本風險、氟含量高風險、農殘風險、重金屬超標風險、自設“藩籬”風險六大風險。

  近年來,茶產業有許多新賽道,如奶茶、果茶、各種功能茶如雨后春筍,層出不窮。但效益呢?

  去年4月的一篇報道指出,開奶茶店賺錢難度較高,當前全國48萬家奶茶店,80%日入不到150元,僅10萬家能賺錢。其實,能賺錢的店鋪往往是頭部企業,在進貨、租店等成本支出上談價能力強,品牌外溢效應強,控本增益者方可盈利。

  去年7月,我請“專家”“喝”奶茶,既聞奶茶香,更品奶茶“苦”,建議對湘奶茶發展的定位要清晰、有特色、要競優。

  茶產業的下一個“風口”在哪里?我幾乎每年都要與周重旺、黎明星、吳浩人等一批知名專家多次調研討論其“熱點”問題。

  我認為,茶產業新的出路在于消費市場創新和科技創新帶來的高質量發展。

  第一,在市場方面,不僅要關注小眾化、個性化、區域化的開發需求,更重要的是如何提升品質以應對持續穩定成長中的大市場的消費需求。

  第二,是科技創新。茶的品質、功能的提升,消費的多樣化選擇、個性化需求,大健康功能的彰顯,都與科技進步密不可分。

  當前,根據湖南省出臺的《千億茶葉產業高質量發展規劃》,到2025年優質茶園面積要達到并穩定在300萬畝,全產業鏈產值突破1500億元。面對現實問題和新的目標,圍繞加大科技人才支持力度,我們要在發展智慧農業、打造數字鄉村過程中創造茶業新優勢。

  (作者李云才:系全國政協委員、中南大學鄉村振興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

 

來源:人民政協報時間:2022-12-23

熱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