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經濟快速狂奔的粗放時代里,“守正”與“出奇”成了那些力圖改變商業世界的造富者眼里的絕佳策略。然而,“既守正,亦出奇”卻因其“不可兼得”的內在沖突,一度被企業家們看作是一道難以兩全的單選題。
縱觀近幾十年的中國現代商業史,激進者對風口的追逐難以想象,但最終卻因戰略失衡與管理錯位折戟沉沙,瘋狂過后,只剩一地雞毛;信奉“守正”的保守者固守一隅,力圖將一類產品做精做專,學習日本的工匠哲學,卻容易錯過與產業鏈相關的風口,無法邁向規模經濟。
然而,我們欣喜地看到,近年來,伴隨著中國企業家的成長和成熟,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通過“守正出奇”的經營哲學完成自我進化。其中大部分選擇了內部升級轉型的道路,苦煉內功;但也不乏通過外延式收購或參股不斷拓寬產業邊界者。
其中,作為國內乳制品行業的領軍企業之一,新乳業通過并購整合戰略造就從總部到各子品牌的穩健增長,堪稱乳制品行業以“守正出奇”之道實現外延式發展的典范。
在過去的幾年,新乳業旗下各子品牌更是迎難而上,在疫情之中顯示出扎實的經營作風和強大的盈利能力;而新乳業對不同子品牌“因地制宜”的整合方法及“出奇制勝”的變革手段,更成為消費震蕩之下業內少有的積極景觀。
縱觀新乳業并購事業二十余年,存在文化差異的組織之間如何融合,新并入的品牌又如何實現令人滿意的增長……帶著種種疑問,快消君特別深入走訪新乳業旗下具有代表性的三家子公司,希望通過他們的真實經歷和感悟,可以給到經營者更多思考,也為行業在充斥不確定性的當下創造更大的確定性帶來借鑒。
逆勢蛻變者——南山乳業
近十余年,以高端液態奶為代表的更高盈利能力液態乳產品持續增長、擴大份額,疊加三四線城市的消費升級加速拓展新的市場空間,液態乳迎來一輪更高質量的穩定增長。于是,2015年前后,面對新的市場環境,新乳業提出了開展第二輪并購。而湖南本土知名品牌——南山乳業(下稱:南山),就是該輪并購中最早被收購的區域乳企之一。
事實上,財務虧損嚴重的南山,曾不被看做是一個優質的收購標的。雖然南山是湖南本土知名品牌,在本地也具有較高的知名度和歷史底蘊,但不可忽視的是,身處長沙,既沒有資源優勢又沒有相對的品牌優勢,在和乳業巨頭的競爭中,南山的競爭力日趨下滑。
值得注意的是,2015年,恰逢我國液態奶、乃至整個乳制品行業洗牌重構的關鍵時期。彼時,由于整個市場價格戰愈演愈烈,中小企業不僅要面對外部激烈的市場競爭,同時在提高產品質量方面也面臨著巨額投入的壓力。不少中小乳企將面臨生死考驗,而陷入虧損泥潭的南山,也從未如此迫切地需要“白衣騎士”的出現。
好消息是,新乳業的入局很快便破解了“迷局”。公開數據顯示,并購后短短三年,南山就迅速扭虧為盈。近幾年,疫情對乳制品行業的供應鏈上下游都帶來了巨大挑戰,消費環境的變化也讓乳企的生存和發展變得充滿不確定性。但即便如此,2021年、2022年內,南山銷售及利潤均實現了持續良好的增長。
而這種“水面風波魚不知”式發展的背后,是新乳業在奶源保障、食品安全管理、設備升級、供應鏈管理、產品品牌、產品迭代創新、激勵機制組織升級及文化引領等方面對南山進行的全方位賦能。
當然,這其中涉及到大量非常具體的工作。例如,新乳業一改南山以小農戶供奶為主的奶源策略,依托自有牧場和萬頭大型合作牧場建立穩定的奶源供應,并實現了奶源可追溯可視化的全程監控,給南山帶來了最根本、最關鍵的上游保障。在上游奶價動蕩的2021年,南山依然保持增長態勢,很大程度上也受益于此。
同時,新乳業將食品安全品質視為企業發展的生命線,嚴格遵守質量“三讓步”、“四嚴”“五實”原則。并購后,新乳業對南山的食品安全管理也進行了全面管理優化。南山是湖南省內首家獲得“中國優質乳工程”認證的品牌。此外,新乳業也先后投入資金對南山原有的設備進行升級改造,引進國內外先進設備,生產灌裝、包裝等均實現了全自動化數字化操作,大幅提升了生產效率及產品品質。
需要特別強調的是,從上游賦能到死守品質生命線,這就是新乳業“守正”思維的具體體現——盡管消費行業近幾年“輕裝上陣”之風盛行,但新乳業卻從未動搖過其深耕全產業鏈的戰略。須知乳品不同于任何其他快消品,它不僅涉及基礎民生、百姓健康,更深度關系上游大宗貿易,一個好的乳品公司不一定要特別擅長營銷,但一定要扎實經營,堅守產業和產品底線。
有趣的是,當資深的新乳業遇到經典的南山,碰撞之下竟也有“出奇”之舉。
據了解,近幾年,新乳業不僅陸續將初心、24小時鮮奶、活潤、今日鮮奶鋪等明星產品加入到南山產品體系中,同時還對保留的老品進行了換代升級,結合本地特色進行屬地化產品創新。最新數據顯示,主打長沙本土風味的“南山老酸奶”實現了量級增長;聚焦本地特色,打造本地化的“網紅產品”小白袋、大單品南山冰淇淋酸奶也都收獲不俗市場反響。
一系列“操作”下,不僅南山品牌在湖南再獲新生,受到各個年齡段,各種消費場景的青睞和追捧,新乳業的諸多產品理念也被傳播到更廣大的市場中,雙方實現了一次雙贏式的“共同煥新”。
此外,同時,新乳業持續推動渠道變革,總部在數字化營銷、私域布局、D2C業務等方面提供了很多支持,讓南山的營銷更加精準、能更好地觸達和溝通消費者。其中,在新乳業的賦能下,南山還成立了PMC團隊,持續提升供應鏈管理效率,更確保企業內部協作的長期和健康發展。對于區域品牌而言,這也是一次經營上的現代化突破。
銳意進取者——夏進乳業
銳意改革,終獲蛻變。從虧損到被賦能,再到協同創新,大踏步改革,這七年對南山而言意味著太多。然而,在祖國的大西北,有一家乳企卻以更加銳意的“零磨合”之勢與新乳業實現極速協同,更讓業界驚嘆于“區域品牌的天花板再一次被打破”。它就是寧夏知名乳品品牌——夏進乳業(下稱:夏進)。
據了解,并購后的第一年,夏進乳業營收從14.5億元增長到17.5億元,同比增長18%;凈利潤增長更超過20%。到2022年,夏進乳業進一步達成“五年倍增”的階段性經營目標,憑借連連佳績成為新希望投后整合管理的標桿企業之一。
然而,這份亮眼成績的背后,卻也有新乳業力求“舉重若輕”所付出的一系列嘗試和努力。
一直以來,夏進都是以常溫為主,但低溫占比很小,導致自身長期陷入常溫產品同質化競爭中;此外,夏進以中低端基礎產品為主,產品毛利率較低,受原奶等原材料成本的影響很大,產品的附加值不高,更沒辦法形成很好的競爭壁壘。
而在市場結構方面,雖然夏進在寧夏市場的市占率達到50%以上,但隨著其它乳企在寧夏大本營的建廠、渠道滲透,自身市場份額面臨被蠶食;同時,夏進外阜市場不強,品牌投入不夠,擴大份額、持續增長的步履緩慢。
另外,雖然寧夏一直是中國優質奶源的核心產地,但受企業發展規模及發展戰略的影響,這種優勢沒有被進一步的加以利用和放大。
與南山略微不同的是,新乳業對夏進更傾向于戰略層面的整合、賦能。由于夏進本身就是大區域內的強勢品牌,具有得天獨厚的資源優勢和品牌優勢,新乳業需要做的是讓夏進的發展方向更清晰,中短期戰略目標更明確。
相應地,在執行層面,新乳業充分發揮夏進既有的團隊優勢,充分的給予管理團隊授權,搭建良好的激勵機制,讓整合后團隊干勁更足。此外,新乳業總部還在夏進各條線進行全面賦能,使后者在組織變革、供應鏈效率、品牌、產品力、內部管理上均取得了長足的進步。
硬幣的另一面是,夏進也對新乳業實現了逆向賦能。前者逐漸成為新乳業又一奶源大本營及加工基地。并購后,新乳業充分利用夏進在寧夏的奶源優勢,生產包括有機奶在內的優質鮮奶,為自身提供了戰略發展的奶源保障;而在加工端,新乳業也充分發揮夏進工廠規?;a的優勢,成為新乳業常溫產品的加工基地。
兩年過去,從財務數據及其他方面的成果來看,新乳業和夏進都實現了“零磨合”式融合,夏進更獲得了此前未曾設想過的發展機會。
事實上,在并購半年后的首次股東大會上,新乳業就發布了夏進五年倍增目標,通過新乳業全面經營賦能,助力夏進實現五年“銷售收入漲一倍、低溫產品漲兩倍、奶牛存欄量漲三倍”的目標。而這,也正是基于夏進并購后“0磨合”并實現業績的超預期增長的基礎上,在團隊充分討論達成發展的共識前提下制定。
當然,即便實現極速協同,新乳業也絕非“守成者”;而是不斷加大投入,用集團層面的大舉投入和堅定執行出“奇”制勝。
例如,為了實現上述戰略目標,2022年,新乳業對夏進開展了新一輪的投資建設,具體包括:擴充產線,從年產能34萬噸擴展到46萬噸以上;智能倉儲的建設上,新建現代化倉儲立體庫;環保項目,利用清潔能源、新建設施等措施打造綠色低碳工廠;奶源建設上,塞上牧場二期萬頭牧場建設已全面施工,預計2023年上半年投產使用;在產品端,在鮮戰略指引下,氣泡酸奶、今日鮮奶鋪等系列低溫產品上市銷售,豐富了產品線,夏進的低溫開始盈利,常低溫雙驅動發展。
最新數據顯示,夏進的常溫產品毛利實現了進一步提升,其中塞上牧場、賀蘭山爵品等特色產品已逐步形成銷售規模和品牌效應。此外,新乳業在發揮其原有常溫的基礎上,不斷優化和提升其低溫業務占比,進入體系后,夏進不僅常溫業務保持較好增長,低溫業務也實現了盈利,正所謂“做長長板,補齊短板”。
一系列的內部提效和重大布局,夏進在銷售規模、產品結構、外阜尤其陜甘市場上都收獲了階段性成果,更為“五年倍增”戰略的后三年打下了堅實的發展基礎;而在寧夏核心市場的輻射帶動下,新乳業也率先謀得在陜甘再造增長的機會,進而在全國挖掘更多市場潛能??梢哉f,雙方在這場整“天作之合”中,都實現了屬于自身的又一次價值突破。
未完待續(見之二)
Copyright (C) 湖南省食品行業聯合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