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客电竞-体育电竞综合赛事平台

行業資訊返回上一頁

美食“出圈”關鍵在傳承創新


 隨著經濟社會發展,人們追求的不僅是吃飽,更注重吃好。不同地方的特色食品,能滿足人們的多元需求。不過,不少地方特色美食還處于小打小鬧階段,并未形成產業規模。

食品產業鏈貫穿一二三產,對于發展上下游產業以及消費提檔升級有著重要意義。工業和信息化部等11部門日前聯合印發的《關于培育傳統優勢食品產區和地方特色食品產業的指導意見》提出,到2025年要基本形成“百億龍頭、千億集群、萬億產業”的地方特色食品發展格局,打造一批全國知名地方特色食品品牌和地方特色小吃工業化典型案例?!兑庖姟返某雠_為傳統優勢食品產區建設和地方特色食品產業發展指明了方向。

做好傳承創新。地方特色食品中蘊含著與食材遴選、配料加工、菜肴烹制等相關的知識和實踐,傳達著尊崇自然、順應時節等傳統觀念和文化理念,值得大力傳承。但傳承不是守舊,發展地方特色食品產業,還需要制定相應的標準,以順應時代變遷和人們需求的改變,便于規?;茝V。要鼓勵地方特色食品龍頭企業發揮產業鏈主引擎作用,加強科技創新,不斷提升技術研發、裝備和設計水平,加大地方特色食品領域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培育力度,做大做強專業領域產品和品牌。同時,發展地方特色食品產業也要做好管理創新、渠道創新、服務創新以及新業態新模式的拓展等。

加大品牌推廣。目前,地方特色食品大多在原產地認可度比較高,消費群體較為固定,在全國范圍內知名度有限。而一旦得到認可,又經常會有“李鬼”出現,冒牌貨對于品牌美譽度的影響不容小覷。因此,做大做強地方特色食品產業,一方面要做到保護和推廣雙管齊下,加強地方特色食品標準化建設、品牌認證以及宣傳推廣等工作,提升消費者對于品牌的認同感和忠誠度,有效擴大消費群體,促進地方特色食品走出地方,走向全國。另一方面要講好地方特色食品的“文化故事”和“中國味道”,在口味、形象、推廣等方面下功夫,給消費者帶來高品位的印象。

保障食品安全。安全是食品行業永遠的底線和紅線。完善覆蓋農產品生產、加工、流通等環節認證制度,推進食品溯源管理。一是要進一步完善農企利益聯結機制,讓生產者真正搭上地方特色食品產業發展“快車”,有動力生產更多優質產品。二是要強化食品企業質量安全主體責任,提升全產業鏈質量安全風險管控能力;加大監管力度,對侵犯消費者健康權益的經營主體“零容忍”。在滿足人們多樣化食品消費需求的同時確保“舌尖上的安全”,讓消費者吃得舒心更放心。


 

來源:中國經濟網時間:2023-04-19

熱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