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客电竞-体育电竞综合赛事平台

企業動態返回上一頁

食品人物|花甲之年打造山崗“搖錢樹” 一片樹葉打開鄉村富民“鎖”——綏寧縣林業局退休干部劉新華


 劉新華,綏寧縣林業局退休干部,大專學歷,共產黨員,高級工程師,中國青錢柳產業奠基人,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他離崗不離心,退休不退志,立足縣情實際,致力創新開發,以滿腔熱情投身到老年科協團隊的發展中,20余年專心致志研究開發青錢柳,注冊成立了“綏寧青錢柳科技開發有限公司”?,F任湖南青錢寶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兼新產品研發技術總工,邵陽市邵陽紅優質農產品公共品牌促進會理事。

微信圖片_20231018104318.png

匠心躬耕,打造健康新產品
為了發展健康產業,甄選健康產品,劉新華在巡山中,發現有大片古老的野生青錢柳樹,且當地村民有采集青錢柳嫩葉做茶飲的習慣,但由于山高林茂、交通不便、信息不暢等原因,這一“寶藏”長期被埋沒在深山老林,沒有得到開發利用,他發現青錢柳茶是“發光的金子”,挖掘利用起來潛力巨大。說干就干,他帶領團隊背上干糧,走村串寨,跋山涉水,鉆進海拔1000多米的大山中,尋找野生青錢柳資源,采集野生青錢柳樣本,挖掘民間青錢柳茶制作技藝。接著帶領技術團隊持續開展科研攻關,解決了青錢柳種子收集難、發芽率低的難題。他主導的《青錢柳資源的開發與利用研究》《青錢柳茶生產關鍵技術研究》《青錢柳實生繁育與矮化栽培技術研究》等科技成果分別通過了國內和省內專家鑒定,達到同類研究國內領先水平。成功開發了青錢柳的育苗、造林、優質豐產茶葉林的培育以及青錢柳茶加工的關鍵技術,并造就了中國第一森林有機茶。他自費百萬余元,以新資源申請國家衛計委行政許可,2013年12月獲批并全國公告。青錢柳入錄國家新資源目錄,開創了青錢柳列入我國新食品行列的先河,填補了我國食品行業的空白,為青錢柳食品生產從業者開辟了綠色通道。從此走向依法規范發展的快道。綏寧青錢柳茶被譽為“中國第一森林有機茶”。中新社記者親臨綏寧實地采訪,以“中國第一森林有機茶驚現綏寧”為題通過互聯網向世界作了報道,一夜之間,綏寧和青錢柳茶名揚四海。2019年,人民日報授予他們夫妻倆“大國·工匠”榮譽稱號,獲榮譽勛章和證書,并成功錄入《大國·匠心誌》書籍,全國發行。

微信圖片_20231018104327.png

精心培育,打造健康新產業
多年來,劉新華帶領團隊堅持“兩手抓”,即一手抓野生青錢柳資源的開發,一手抓青錢柳人工林的種植,力求將青錢柳產業打造成廣大群眾的“搖錢”產業。青錢柳茶產品開發獲得成功的同時,以發明專利為依托的“綏寧縣青錢柳資源保護與開發利用”項目,作為世界銀行在湖南省公開競選重點項目之一獲得成功立項,為綏寧縣首次引進世界銀行貸款農業科技創新基金468萬元,扶持青錢柳規模示范人工種植基地2000畝。該成果的轉化,為加快農林產業結構調整,實現資源高效利用,農業增效和農民增收發揮了重要作用。2016年,他主導的科技成果“青錢柳實生繁育與矮化栽植技術研究”,得到中央財政林業科技資金100萬元支持,在省級貧困村唐家坊鎮上白村推廣技術示范種植青錢柳500畝,經省林業廳檢查驗收合格。近年來,全縣青錢柳基地發展5萬多畝,成立青錢柳專業合作社14家,青錢柳茶加工戶達228戶,青錢柳茶加工獲證企業5家。青錢柳茶已成為綏寧縣及邵陽市乃至全國的新興健康產業。

微信圖片_20231018104332.png

振興鄉村,帶領農民蹚出新路子
20年來,他帶領團隊致力于青錢柳資源的繁殖培育和開發利用,通過發展青錢柳產業助力鄉村振興,讓青錢柳真正成為了廣大群眾的“搖錢樹”。做到指導、服務、協調“三到位”。先后免費舉辦村組干部項目技術培訓班、種植技術骨干培訓班等各類培訓班160多場次,開展上門上戶培訓、農戶集中培訓等活動2100多次,為農民免費發放《怎樣栽培青錢柳》等技術資料3萬多份,開展咨詢服務10多萬人次。輻射帶動全縣85個貧困村8247戶30400貧困人口掌握了青錢柳栽培和青錢柳茶制作工藝技術,人均年收入增加2100元,實現了全部脫貧。如今,村民陳孝勇很激動地對他說:“黃桑老百姓搭幫您開發青錢柳都發財了,我賣青錢柳茶葉一次就得40000多元,不然,我兩個小孩在長沙讀書從哪里來錢呵。”

微信圖片_20231018104336.png

保護傳承,再創新輝煌

劉新華同志多年來致力于傳承、弘揚民族傳統文化,他不僅把青錢柳文化遺產作為一種職業,而且把它作為一種精神追求,當作一生信仰來對待,把文化遺產的傳承作為自己一生的事業,做好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傳承、弘揚工作。在他的堅持和努力下,青錢茶制作技藝,2021年7月成功申報湖南省第五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在實踐中,他鼓勵個人傳承、家庭傳承、群體傳承、上門傳承,授徒30多人,自備一棟1800平米的傳習大樓,專門用于開展保護、傳承展示活動等。同時積極加大非遺宣傳力度,擴大影響。2020年12月,他及時總結工作經驗,以“非遺青錢柳,打開脫貧鎖”為題的新聞稿,在多家國家和省級網媒同時進行了報道,反響熱烈。2022年邵陽市文化旅游廣電體育局評定青錢柳茶制作技藝傳承保護示范基地,2023年他承擔并完成了湖南省地方標準《地理標志產品 綏寧青錢柳茶》起草制訂工作。
劉新華常說:“是組織和黨培養了我,我現在老了,應該發揮自己的專長,爭取時間多做一些事,才能無愧黨和人民的信任,無愧于自己的一生。我將把文化遺產的傳承作為自己一生的事業,做好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傳承、弘揚工作,繼續發揚工匠精神,專注、堅守中華傳統文化,讓健康更簡單,讓幸福更靠近,讓生活更無憂。”
夕陽無限好,余熱寫春秋。劉新華同志研發的青錢柳茶,讓一片樹葉變成一道茶,讓一棵樹成為一個產業,讓一個產業致富了一方百姓,讓一個非遺項目打開了鄉村富民“鎖”,成為鄉村振興新動能,他本人也獲得全國首屆健康老人功勛獎。目前綏寧縣發展青錢柳種植基地5萬畝,青錢柳茶加工戶達230余戶,青錢柳茶加工獲證企業5家,全縣加工青錢柳茶產品每年過千噸,產值10億多元。

 


 

來源:青錢寶科技時間:2023-10-18

熱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