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湘精品”中小企業品牌能力提升三年行動計劃(2021-2023年)》發布
“湖湘精品”中小企業品牌能力提升三年行動計劃
(2021-2023年)
為全面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小企業促進法》及湖南省實施辦法,健全中小企業品牌培育機制,促進中小企業“專精特新”發展,加快打造國家重要先進制造業高地,特制定《“湖湘精品”中小企業品牌能力提升三年行動計劃(2021-2023年)》。
一、總體思路
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湖南重要講話精神,堅定“湖湘精品”追求卓越的發展取向,對標國內外先進標準、先進水平,引導中小企業追求卓越品質,夯實品牌基礎、加強品牌培育、深化品牌傳播,提升品牌綜合競爭力,打造一批“記得住、叫得響、走得出”的“湖湘精品”品牌,提升中小企業專業化水平和能力,為打造國家重要先進制造業高地貢獻力量。
二、基本原則
企業主體。引導中小企業樹立“經營企業就是經營品牌”的發展理念,落實企業品牌能力提升主體責任,增強企業品牌意識,激發企業提升質量和品牌的內生動力,加大品牌建設的投入力度,不斷完善品牌培育、發展和保護機制。
創新引領。構建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深度融合的中小企業技術創新體系。積極開展質量診斷、技術革新、形象打造、品牌傳播等關鍵環節技術攻關,大力發展新技術、新產業、新模式、新業態,推動新一代信息技術和制造業深度融合,構筑發展新動能。
品質至上。加強中小企業全面質量管理,推進質量文化建設,增強企業質量意識,推廣實施先進質量管理方法,擴大高端化、品質化、個性化供給,大力塑造以品質為核心的“湖湘精品”競爭新優勢。
久久為功。品牌能力提升非一日之功,要著眼長遠,找準突破口,發揚釘釘子的精神,堅持不懈,持續發力。補短板、鍛長板、樹標桿,切實消除制約中小企業品牌建設的關鍵障礙,形成中小企業品牌能力提升長效機制。
三、主要目標
通過三年努力,實現我省中小企業品牌數量持續增加,品牌知名度和品牌經濟貢獻率明顯提升,產品市場占有率顯著提高,培育一批核心競爭力強的“湖湘精品”產品和企業,匯聚一批行業地位高的“湖湘精品”企業家和工匠,塑造一批區域影響力大的“湖湘精品”產業集聚區。著力提升中小企業質量、標準、管理、品牌等方面核心競爭力,構建支撐中小企業品牌培育、品牌傳播、品牌保護的全生命周期品牌服務體系,推動“湖湘精品”成為引領全省中小企業“專精特新”發展的新標桿。
——圍繞工業“四基”和制造強省重點領域,著力培育以獨角獸、隱形冠軍和“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為核心的“湖湘精品”企業。每年組織100戶左右小巨人企業實施“湖湘精品”中小企業品牌能力提升試點,帶動1000戶以上中小企業參與品牌能力提升行動,培育30戶左右“湖湘精品”中小企業品牌能力提升標桿企業。
——鼓勵和支持中小企業差異化增品種、標準化提品質、精益化創品牌。建設一批技術先進、數智賦能、產品高端、品牌響亮的“湖湘精品”中小企業創業創新基地,培育中小企業產業集群區域品牌。
——培養一批追求卓越、勇于創新、具有國際視野的領軍企業家和一批愛崗敬業、精益求精的湖湘工匠。
——構建品牌服務生態。到2023年,培育50家中小企業品牌能力提升核心服務機構。
四、重點任務
(一)提升中小企業品牌規劃能力。堅持目標導向,推進《品牌評價 原則與基礎》(GB/T39654—2020)標準宣貫工作,指導中小企業建立完善品牌培育管理體系和評估體系,提高品牌培育科學化水平。
指導中小企業圍繞產品定位、價值挖掘、傳播渠道科學制定品牌發展戰略和規劃,合理進行產品品牌和企業品牌定位,提煉品牌核心價值,緊盯目標消費群體確立差異化競爭優勢。支持中小企業導入企業形象識別系統(CIS)戰略理論和方法,構建理念識別(MI)、行為識別(BI)、視覺識別(VI)等系統,塑造品牌文化。
支持建設中小企業品牌理論研究機構和品牌評價機構。開展品牌基礎理論、價值評價、發展指數等研究,提高品牌研究水平,發布客觀公正的中小企業品牌價值評價結果和品牌發展指數。開展品牌建設宣講、展覽、交流等活動,普及品牌理念,引導中小企業積極創建自主品牌。
(二)提升中小企業品牌創新能力。深入開展中小企業技術創新“破零倍增”行動,三年內實現1000家以上中小企業發明專利零的突破以及全省中小企業發明專利授權量、研發投入強度、新產品綜合效益和“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數量翻一番。重點支持“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圍繞工業“四基”開展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實施一批技術含量高、市場前景好、引領行業發展的創新成果產業化項目,實現一批進口產品國產化替代。
組織舉辦“創客中國”中小微企業創新創業大賽、人工智能創新與應用大賽、新型信息消費大賽等系列活動,加大品牌能力提升評價權重,進一步改善中小企業創新產品應用生態,催生一批跨界融合新產品。
深化產學研深度融合。發揮全省中小企業公共服務平臺網絡輻射作用和高??蒲性核A作用,組建一批跨領域、跨區域的中小企業技術創新聯盟。舉辦產學研科技成果轉化對接活動,提高科技成果在中小企業的轉化率。
推動工業設計賦能中小企業。加強工業設計機構、設計作品、設計人才和中小企業多層次、多渠道、多方式對接,加快設計(創意)成果的轉化、運用和推廣。通過設計創新,促進中小企業產品升級換代、市場開拓和品牌建設。
(三)提升中小企業品質能力。重點支持“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針對細分領域基礎共性和關鍵技術標準開展研究,牽頭或參與國家、行業標準制(修)訂。鼓勵龍頭企業通過標準推廣和實施與中小企業建立產業鏈聯盟,帶動產業鏈上下游企業標準能力提升。
廣泛開展中小企業質量管理體系認證,高標準引領中小企業發展。引導中小企業健全質量責任體系,完善產品全生命周期質量追溯機制。推動中小企業加強全面質量管理,導入卓越績效、六西格瑪、精益制造等管理模式,探索構建以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為基礎的全過程質量管理體系。推進中小企業質量誠信體系建設,推行品牌質量承諾制度,提高用戶滿意度和企業質量效益。
積極推進綠色制造。鼓勵中小企業實施全員能效和環境管理,開展綠色制造評價,打造一批低污染、低排放、低碳的中小企業典型。聚焦產品全生命周期綠色管理,支持中小企業開展生態設計,使用綠色工藝、技術和裝備,全面實現綠色制造。
(四)提升中小企業數字化能力。深入開展中小企業“兩上三化”行動,每年推動10000戶以上企業深度“上云”,推動5000戶以上企業“上平臺”,推動200戶以上企業兩化融合管理體系貫標,培育一批“上云上平臺”標桿企業和兩化融合管理體系貫標標桿企業。每年組織實施湖南省“數字新基建”100個標志性項目建設,實施中小企業300個數字化、200個網絡化、100個智能化示范項目,形成一批可復制、易推廣的行業“三化”解決方案和典型案例。
深入推廣兩化融合管理體系。鼓勵中小企業運用新一代信息技術,創新生產和服務方式,推動客戶參與產品研發、設計、生產,在產品中增加客戶元素實現個性化定制,增強產品質量優勢。
積極推廣短視頻運營、電商直播、社群推廣等新媒體數字營銷新模式,幫助中小企業建立以消費者為中心的數字化品牌營銷體系。支持開發使用經濟、便捷、高效的中小企業品牌營銷數字化解決方案、云營銷平臺建設方案、云智能客服解決方案等。通過基于數據驅動下的客戶精準畫像,實現營銷過程定制式、精準化,營銷效果可量化、數據化。
(五)提升中小企業服務能力。引導中小企業延伸服務鏈條,提升制造與服務協同能力,促進生產型制造向服務型制造轉變。鼓勵中小企業增加服務環節投入,加快發展系統解決方案、個性化定制、全生命周期管理、網絡精準營銷和在線支持等服務模式,實現跨領域、跨地域協同和“產品+服務”式交付。
鼓勵和支持中小企業積極參與由龍頭企業組織的產業鏈聯盟,協同利用社會化服務資源,實現服務“眾籌”、“眾包”、“眾扶”、“眾創”,提高服務型中小企業服務化率。
建立客戶需求實時反饋機制,運用互聯網、大數據等手段,第一時間掌握客戶需求和反饋,提高快速響應能力,推動中小企業由“產品驅動”向“服務驅動”轉變,促進產業鏈向兩端延伸,價值鏈向高端攀升。
(六)提升中小企業品牌傳播能力。分階段確定品牌創建目標,根據品牌知名度、市場占有率和發展潛力,重點指導“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爭創國際知名品牌、國內一流品牌和區域知名品牌。
大力推廣“湖湘精品”品牌產品和“湖湘精品”標桿企業,提升我省中小企業品牌知名度和產品在細分市場的占有率。充分發揮文化湘軍、廣電湘軍、出版湘軍的資源優勢,鼓勵企業合理利用傳統媒體和新媒體平臺升級品牌推廣能力。發揮好國內外湖南商會的橋梁作用,借力湘商各類資源,強化“湖湘精品”推廣宣傳,提升國內外市場認可度。
支持有條件的“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通過海外參股、并購、建立戰略聯盟等形式,推動研發、品牌、營銷、管理的國際化,提高企業國際化經營水平。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各級工信部門要充分認識開展“湖湘精品”中小企業品牌能力提升行動的重要意義,制定本地區行動實施方案,加強統籌協調,落實目標任務,加大推進力度,確保品牌能力提升行動取得實效。省工信廳將按照“半年開新局,一年有成果,兩年上臺階,三年達目標”的進度要求,對全省品牌能力提升行動開展情況和成效進行調度督促,實行季通報、年評估。
(二)精準對接培育。各級工信部門要聚焦中小企業“專精特新”發展,篩選出一批基礎條件好、發展潛力大、市場前景廣闊的獨角獸、隱形冠軍和“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建立“湖湘精品”培育梯隊。瞄準目標企業實施精準對接、精準扶持,建立精準培育新機制。開展“品牌服務進園區”等系列活動,組織服務機構下沉企業生產經營一線,開展品牌基礎培訓、診斷咨詢、管理體系認證、品牌培育、成果推廣和標準規范等精準服務。開展中小企業領軍企業家和湖湘工匠培訓,將品牌能力提升作為中小企業經營管理人才培訓、中小企業銀河培訓工程的重要內容。
(三)強化服務支撐。建立“湖湘精品”品牌服務體系,完善品牌價值發現機制,支持質量、策劃、營銷、培訓等品牌服務機構提供專業化、市場化服務,搭建集品質管理、品牌規劃、品牌培育、品牌傳播于一體的品牌能力提升服務產業鏈,打造中小企業品牌能力提升一站式、專業化服務平臺。建立“湖湘精品”中小企業品牌服務聯盟,促進品牌服務資源集聚共享。
(四)抓好宣傳推廣。積極開展“湖湘精品”成果推廣、樹標立范、交流分享等活動,及時總結經驗。鼓勵服務機構與企業聯合打造典型服務案例,開展中小企業品牌能力提升優秀案例遴選,分行業總結提煉中小企業品牌能力提升模式和經驗,樹立“湖湘精品”標桿企業。加大“湖湘精品”宣傳推介力度,多形式講好中小企業品牌故事,提高“湖湘精品”影響力和認知度。
(五)加強品牌保護。引導企業將品牌保護貫穿企業產品全生命周期。會同相關部門嚴厲打擊假冒品牌產品等違法侵權行為,維護“湖湘精品”品牌的美譽度。指導中小企業加強品牌保護,重視商標法律制度運用,及時獲得商標權,根據需要申請注冊證明商標、集體商標。
(六)加大政策支持。各級中小企業發展專項資金要加大對符合條件的“湖湘精品”標桿企業和品牌能力提升服務機構支持力度。將“湖湘精品”試點企業和標桿企業納入國家和省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培育體系,申報國家和省級小巨人企業及支持專精特新發展政策安排優先從“湖湘精品”試點企業和標桿企業中推薦。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委托有實力的行業協會、品牌能力提升服務機構開展品牌提升咨詢、診斷、培訓等服務活動。優先推薦符合條件的品牌能力提升服務機構申報省級中小微企業核心服務機構和國家中小企業公共服務示范平臺。
來源:湖南省工業和信息化廳時間:2021-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