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客电竞-体育电竞综合赛事平台

協會公告返回上一頁

湖南食品產業科技創新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


   十三五時期是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階段,也是食品產業依靠科技進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實現轉型升級的關鍵五年。為深入貫徹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開展消費品工業三品專項行動營造良好市場環境的若干意見》(國辦發[2016]40號)、湖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開展消費品工業三品專項行動營造良好市場環境的實施意見》(湘政辦發[2017]36號)文件精神,根據國家科技部印發的《十三五食品科技創新專項規劃》和《湖南省食品行業十三五發展規劃》,結合我省食品產業發展實際,制定本科技創新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 

一、  形勢與需求 

十二五期間,我省食品企業科技創新能力不斷增強,取得了一批科技成果,開發出了一批新產品,引進和培養了一批科技創新人才??萍紕撔缕脚_建設步伐不斷加快,唐人神、惠生、益陽茶廠、匯湘軒等企業先后設立了院士工作站;金健米業、大湖股份、正虹科技、隆平高科等企業設立了國家博士后流動工作站;省茶業集團、鹽津鋪子、德山酒業等27家企業建立了省級企業技術中心;克明面業、華文食品、玉峰食品等企業創建了校(院、所)企產學研聯盟;省糧食集團創建了中南糧油科學研究院。這些科技平臺的設立和創建有力地支撐了全省食品產業持續、健康發展。十二五期末,全省規模食品工業(不含煙草)完成主營業務收入4476.2億元,占全省規模工業主營業務收入的12.7%,比2010年提高4.7個百分點,經濟總量躋身全國十強行列。十三五全省食品產業開局良好。2016年,全省規模食品工業(不含煙草)完成主營業務收入超5千億元,完成工業增加值1198.7億元,同比增長8.4%,比全省規模工業增速高1.5個百分點,比全國食品工業增速高1.2個百分點。

但是,我們也清醒的看到,我省食品產業的發展同全國食品產業發展一樣,也存在“生產集中度提升與‘小、弱、散’并存、綠色高新精深加工與粗放生產方式并存、品牌價值凸顯與自主品牌培育不足并存、食品安全穩定向好與風險隱患嚴峻并存“的共性問題;產品低值化、同質化問題比較普遍;產業規模巨大而有效供給不足、制造能力較強而創造能力不足的結構性矛盾依然存在。面對食品行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新形勢,全省食品產業依靠科技進步,創新驅動品牌建設,大力開發適應市場需求變化的新工藝和新產品,全面提升產業發展的質量和水平,已經成為我省食品產業可持續發展的迫切需求。

二、  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

以黨的十九大精神為指,牢固樹立依靠科技創新促進產業發展的理念,以需求為導向,以創新為動力,以企業為主體,以市場為基礎,全面實施增品種、提品質、創品牌三品戰略,不斷提升食品產業技術研發能力、新產品開發能力、品牌運作能力和市場競爭能力,實現我省食品產業的轉型升級和可持續發展。

   (二)基本原則

    1、堅持需求導向。針對食品產業各重點領域的共性科技需求,組織專家共同研發;針對各食品生產企業的個性科技需求,依靠專家提供專業服務。

2、堅持企業主體。充分發揮企業在技術創新決策、高端人才引進、創新實用人才培養、研發資金投入、科技成果轉化、科技創新平臺建設等方面的主體作用。

3、堅持分類推進。針對全省食品產業各子行業和各企業發展不均衡現狀,突出重點,分類指導,積極推進。

4堅持質量安全。圍繞確保食品安全的迫切需求,依靠科技創新推動食品全產業鏈安全監控能力的提升,加快誠信體系建設和食品質量可追溯體系建設,為形成嚴密高效的食品安全治理體系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撐。

5、堅持市場法則。以市場發展引領食品技術創新,以技術創新推進食品產業商業模式創新,以技術創新和商業模式創新促進全省食品產業鏈和生態圈的可持續發展。

6、堅持創新驅動。以科技為引領,按照引導、指導、自愿、有償原則,在企業層面同高校、科研院所建立起利益均沾、風險共擔、合作共贏的科技開放合作協同創新機制,以創新驅動消費升級和產業發展。

7、堅持綠色發展。堅持以效率、和諧、持續為目標的經濟增長和社會發展方式,以綠色發展節能環保推動全省食品產業經濟結構調整。

8、堅持提質增效。通過科技創新,促進省食品產業由單純注重數量增長向更加重視質量提升轉變。

   (三)發展目標

2020年,全省食品產業的科技自主創新能力和產業支撐能力顯著提高,一批企業吸收、轉化先進適用的食品科技成果的能力顯著增強,科技對食品產業發展的貢獻率超過60%。力爭全省規模食品工業(不含煙草)完成增加值1850億元,年均增長8%以上;實現主營業務收入7500億元,年均增長10%以上,為實現全省食品產業成為萬億產業新目標打下堅實基礎。

(1)科技創新平臺建設步伐加快。新增院士工作站,博士后流動工作站、國家級和省級重點(工程)實驗室、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省市級企業技術中心、校(院、所)企產學研聯盟體100個以上。

(2)科技創新研發投入不斷增加。糧食加工業、畜禽類加工業、食用植物油加工業、水產品加工業、果蔬加工業、精制茶加工業等重點領域,國家級、省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湖南省食品行業十三五發展規劃》中年主營業務收入過10億元的重點企業或企業集團研發經費投入占主營業務收入比重超過全省平均水平。

(3)食品產業全面實現提質增效。新產品產值有效增長平均增長10%以上,形成一批具有市場競爭力的知名品牌、知名企業(集團),推動食品產業從注重數量增長向提質增效的全面轉變。

    三、主要任務 

   ()打造科技創新公共服務平臺

為適應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的新形勢和新趨勢,貫徹落實中國制造2025、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戰略,全面實施互聯網+行動計劃,充分利用互聯網為企業科技創新提供服務載體。省食品行業聯合會與大農科技通力合作,創建湖南食品行業公共服務平臺已于201612月正式上線運營并初見成效。平臺運營團隊將在現有工作基礎上,進一步加快平臺一網兩端兩微(一網——湖南食品網;兩端——PC端和移動端(食品行業APP);兩微——微信服務號和微信公眾號)建設步伐通過平臺設置的科技交流板塊,及時反映企業各項科技需求,普及食品科學知識,不定期發布科技成果,推廣先進的食品裝備,完成技術成果、發明專利、實用新型專利網上對接和交易。深化與中創投合作,共建食品產業升級投融資平臺。推動建立食品產業風險投資項目庫建設,建立推動食品產業科技成果轉化的種子基金和天使投資基金,建立推動食品產業項目快速成長發展的風險投資(VC)基金,建立推動食品產業升級和結構調整的并購(PE)基金;推動政府產業引導基金向食品產業傾斜;推動傳統金融機構共建共享食品產業投融資平臺,加大食品產業的金融支持力度。在公共服務平臺設置法律咨詢與企業維權、食品安全科普等欄目或頻道,為食品企業提供投資融資、政策法律、知識產權保護等服務。鏈接國家、湖南省有關主管部門、設置食品專業的高等院校和職業院校、相關科研院所,以及食品行業相關協會學會設立的門戶網站,為加強政產學研聯動提供信息服務。

   (二)加快科技創新人才隊伍建設

強化人才是行業、企業科技創新重要支撐的意識,樹立人才興,企業興,產業興的理念和緊迫感。省食品行業聯合會組建并不斷充實全省食品產業智庫專家隊伍。采取多種形式,充分發揮智庫專家在科技創新中的引領支撐作用。加強國家部省有關主管部門和食品專業相關院校和研究機構的聯系與交流,及時發布人才供需信息,通過湖南食品行業公共服務平臺人才交流板塊,在網上完成人才供需對接。加快人才引進步伐,總結推廣通過構建校(院所)企產學研聯盟實現高端人才互聘共享等經驗,破解企業高端人才引不進留下不住的難題。加大培訓工作力度,按照國務院印發的《十三五國家食品安全規劃》提出的推進網絡教育培訓平臺建設的要求,深化同大農商學院、絕味食品管理學院的全面合作,攜手簽約高校啟動實施互聯網+科教培訓工程,對全省食品生產經營管理人員、從業人員實現培訓全覆蓋。各企業要按照國務院《十三五國家食品安全規劃》提出的食品生產經營企業每年安排食品安全管理人員,主要從業人員接受不少于40小時的食品安全法律法規、科學知識和行業道德倫理的集中培訓的規定要求,做好本企業線下培訓+網絡培訓的年度計劃,從而提升企業全員素質,為科技創新提供智力支撐。

   (三)加強食品產業關鍵共性技術研發

為深入貫徹落實《中國制造2025(國發〔201528),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發揮產業技術研發應用對創新驅動的引領和支撐作用,增強關鍵環節和重點領域的創新能力,從我省目前食品產業發展的迫切需求出發,在糧油加工業實施“湖南好糧油”工程,在精制茶加工業總結推廣省茶業集團茶葉深加工經驗;在肉制品加工方面,開展調理肉制品加工保鮮和品質控制、工業化生產工藝、安全控制技術與標準化等共性關鍵技術的研究,開發生鮮肉制品非熱殺菌技術,取得工業化生產-配送-銷售冷鏈控制技術的突破并實現工業化示范開發。同時,力求在傳感器陣列、多元可視等高通量多組分快速檢測技術;適合于食品生產、流通環節使用的食品危害因子便攜式檢測裝置;不同食品中各類風險因子高通量、多組分精準

來源:資料時間:2018-01-16

熱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