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客电竞-体育电竞综合赛事平台

行業資訊返回上一頁

年產值占全國1/3湖南休閑食品,何時吃出“零食茅”?


 

 

 

被冠以“第四餐”名頭的休閑食品,正在成為“日不落”典范。

 

 

6月25日,《2021年“十四五”中國休閑食品行業市場前景及投資研究報告》預測,我國休閑食品正處于爬坡上升期,2025年市場規模將達18769億元。

報告指出,推動地區特色食品發展,打造區域性特色產業,將成為這艘萬億級產業集群航母開啟加速度的關鍵。

眾所周知,湖南人愛吃,也愛研究吃,食品成為我省萬億支柱產業之一,2020年,全省規模以上食品企業達2685家,實現營收5274.1億元,同比增長4.6%,在全國排名第七。

 

其中,休閑食品成為湖南食品產業中堅力量。

 

數據示,湖南休閑食品年產值占全國三分之一,休閑熟食年產值全國占比超60%。

這里有中南地區最大規模休閑食品集散批發市場——高橋大市場,形成了岳陽市、平江縣等有規模的食品產業集群,涌現了絕味食品、鹽津鋪子、勁仔食品3家上市公司,及金磨坊、童年記、零食很忙等擬上市公司。

但不可否認,大而不強依然是我省休閑食品的現狀。3家上市公司的年營收加起來抵不上那只松鼠。

在大浪淘沙的休閑食品藍海市場,湖南企業何時才能吃出一個“零食茅”?

 

1.

我們先來認識一下休閑食品。

打上閑暇陪伴、解壓“良藥”、快樂“發酵劑”標簽的休閑食品,究竟是指什么呢?

走進超市,貨架上那些薯片、果脯、話梅、花生、杏仁、肉干、麻辣等,都是休閑食品。

 

目前,休閑食品分為五大類,即谷物類制品、果仁類、薯類、糖類和派類。

了解完定義,不妨來看看休閑食品的成長史,或許你會對手邊的零食加深認識。

★ 1978年-1992年,休閑食品覺醒。行業發展較粗放,質量參差不齊,大多產品無包裝,主要由國營百貨或個體工商戶售賣。

★ 1992-1999年,外資休閑食品龍頭布局中國市場。從1992年開始,在招商引資浪潮下,以雀巢、卡夫、百事等為代表的海外休閑食品巨頭紛紛來華,產品以谷類膨化食品、糖果巧克力為主,成為當時時尚的休閑食品,渠道以連鎖超市為主。

★ 2000-2010年,本土品類興起。該階段堅果炒貨和烘焙糕點開始充斥市場,“辣味”鹵制品興起,主要渠道依然在商超。比如你耳熟能詳的鹽津鋪子、絕味食品、華文食品、麻辣王子都是在該階段出現并大行其道。

★ 2011-2016年,互聯網品牌化開始。電商崛起打破經營時間和空間的限制,物流、冷鏈技術發展成熟,為渠道流通提供支持,品類更加豐富,三只松鼠、良品鋪子等快速崛起并流行。

★ 2016年至今,健康化特征凸顯,新零售推動變革。隨著生活水平提升,消費者越來越重視健康,越來越重視產品的品質,口碑良好的休閑食品品牌得到大眾認可。“新零售”趨勢下,企業不再局限于單一零售渠道,而是普遍線上線下協同發展。

目前,我國本土休閑食品企業快速發展,然而,在部分細分領域,依然是外資、合資品牌的天下。比如西式零食巧克力,頭部德芙和費列羅占比可以達到50%左右。 

2.

我國休閑食品發展軌跡,也是湖南休閑食品企業成長的縮影。

 

包括你耳熟能詳的絕味食品、鹽津鋪子、勁仔食品、金磨坊、麻辣王子、舜華鴨業等,這些企業創始人紛紛在90年代末創業,并于2000年前后成立公司。

 

通過深挖當地農副產品特色,進行品類、產品、包裝創新,品牌、渠道、商業模式升級,供應鏈、營銷、客戶耕耘,在2010年前后,逐步在創業大軍中嶄露頭角,成為當地食品行業的領頭羊。

休閑食品已然成為“舌尖上湘股”的中堅力量。

有“鹵味一哥”絕味食品,2020年營收52.76億元,超過第二、第三名之和;門店總數12399家,比后兩名之和還要多出近一倍。

絕味食品厲害之處在于其對渠道的掌控力,12399家門店中,12244家為加盟店,加盟店占比達98.75%。

通過構建四級加盟商委員會體系,深化加盟商一體化,建立了深厚的連鎖經營護城河。

目前排名前三的鹵制品企業市占率不到20%,未來隨著行業集中度進一步提升,及公司“美食生態圈”孵化,絕味食品有望“再破圈”。

大本營同在長沙,通過定量裝解鎖消費、店中島精耕渠道、自建工廠保證質量,鹽津鋪子在全國休閑食品競賽中優勢明顯。

2020年,公司營收凈利雙增長,實現營收19.59億元,同比增長39.99%;實現凈利潤2.42億元,同比增長88.7%。

上市僅三年,就實現了營收翻番,成為休閑食品上市公司中業績增速最高的企業。

截至2021年一季度末,鹽津鋪子“咸味零食”和“憨豆先生”甜味零食店中島布局近18000個零售終端,投放門店銷售同比增長50%以上。

說到休閑食品,就繞不開占據湖南休閑食品行業1/5產值的平江縣。

2020年,平江休閑食品實現主營業務收入達190.74億元。

在這里,辣條食品在全國辣條市場占有率超1/3;休閑小魚食品年銷售達13億包,銷量穩居行業第一;誕生了“中國魚類零食第一股”勁仔食品、與衛龍齊名的“南玉峰”等。

目前,勁仔小魚的年產值近10億元,休閑小魚食品年銷售達13億包,通過明星代言,品牌知名度極大提升。

身處魚類零食賽道,作為細分領域引領者,在資本助力下,勁仔食品未來也充滿想象力。

“南玉峰”值得稱道的地方是,賺錢是結果但不是目的,不然也不會壯士斷腕般,將已有市場拱手讓人。

在企業銷售達5個多億之際,主動砍掉3個億,建研發中心和銷售中心,和各大高校合作搞研發;又投入幾千萬建設GMP車間,用制藥的標準來生產辣條。

要知道當年衛龍年銷售額也才8個多億,兩者相差并不大。

如今,玉峰食品通過獨有的天然防腐保鮮技術、健康配方,以及辣條博物館、趁青春表達愛等獨具特色的營銷方式,走上臺前,央視的《主播說聯播》,三天兩次為之打call,成為全國辣條產業代表企業之一。

公司預測,2020年公司總體將同比增長45%,到2025年公司營收規模將達20億元。

湖南休閑食品全國都有名,還離不開一些“悄無聲息辦大事”的企業,比如坐標瀏陽的金磨坊、來自益陽的味芝元等。


前者默默將“花花腸子做到全國銷量第一,魚豆腐定量盒裝產品和電商包裝全國第一”,后者沒有一名銷售員,卻將“淡水魚休閑食品做到全省第一”,2020年銷售額超5億元。 


3.

值得一提的是,全國休閑食品企業中,不少老板都是湖南人

以平江縣為例,依靠當地特色醬干,在2000年前后,差不多有十萬平江人到洛陽、鄭州、漯河等地創業,不少人都收獲了第一桶金,尤其是做豆制品和面制品(辣條)的。

據平江休閑食品產業聯合總會相關負責人童湘平介紹,目前聯合會350多家會員企業中,過半數企業家都在外地創業,僅在河南鄭州、漯河等地就有90多家,代表企業有漯河衛龍食品、昆明冬冬食品、廣西親青食品等。

如今,劉衛平的衛龍食品2020年銷售超70億元,正謀劃在香港IPO。

勁仔食品董事長周勁松曾是北上第一批,最后還是選擇回到家鄉。

對于當時出走的原因,周勁松曾在訪談中直言,市場有限,且當地工藝成熟,很難做到一騎絕塵,而全國是個令人心跳加速的巨大市場,血液中拼搏因子促使他闖一闖。

但他沒提到的更客觀的因素是,湖南氣候潮濕,以長沙為例最長雨季(1999年)達160天,不利于食品的儲存。

且休閑食品中,不少品類都需要小麥、黃豆做原料,但不好意思,湖南太少。

加之湖南地理與氣候,辣椒品種都只宜鮮食不宜加工,企業很難在當地采購到。

金磨坊董事長羅光輝介紹,辣椒是從河南、山東等地采購;孜然采購于新疆、甘肅等地??傊?,都是北方或者西北,食材產量高、水分少、口感好的地方。

即便如此,也依然有很多企業選擇留在本地謀發展,甚至臺灣企業——旺旺集團,1992年,在大陸興建的第一家工廠,沒有選擇熱門的沿海地區,而是選擇了望城。

這對于當時的湖南食品行業來說,無異于首開先河。

隨著投資大陸的第一波熱潮,隨后來自臺灣的羅莎食品也踏上湖南,創造了“羅莎蛋糕”、“羅莎臺北豆漿”等系列品牌。


4.

目前,湖南休閑食品產業蓬勃發展。

在企查查上,以“湖南休閑食品”為關鍵字檢索,有超1萬家企業企業名稱或經營范圍涵蓋。

“多而不強”依然是最大痛點。

在頭部企業中,僅有絕味食品逃脫了“30億不接待”魔咒。

為什么從平江走出去的衛龍能靠賣一根辣條賣出近700億估值?為什么2012年才成立的三只松鼠,一年能做近百億元?湖南卻沒有百億零食獨角獸?


走過河南漯河臨潁食品飲料包裝專業園區、平江伍市食品工業園、瀏陽生物醫藥園,及益陽、郴州等地休閑食品龍頭企業之后,V姐好像找到了答案。


01
入市門檻低,假冒偽劣多

休閑食品行業入市門檻低,市場銷售仿冒現象混亂,難已形成規模企業,但又嚴重沖擊了本已規范的企業。


02
來源:寫食派V時間:2021-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