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客电竞-体育电竞综合赛事平台

行業資訊返回上一頁

國家出手!臨期品市場要變天?


 本文來源 | 納食

導讀:臨期市場,誰能笑到最后?

近日,國家發改委發布《反食品浪費工作方案》,劍指多個食品浪費環節,信息量滿滿。其中包括:支持并規范商家銷售“臨期食品”!

該《方案》中第十條指出,針對臨期品應健全臨期食品銷售體系。優化食品標識制度,鼓勵食品生產者在食品包裝上明確標識“最佳食用日期”和“保質日期”,支持食品生產經營者以優惠價格銷售臨近“最佳食用日期”的食品。

指導超市、商場等食品經營者加強日常檢查,對臨近保質期的食品分類管理,作特別標識或者集中陳列出售,并特別指出相關部門做好督導工作(商務部、市場監管總局等部門按職責分工負責)。

年輕人為何熱衷臨期食品?

相比于熱衷搶購打折貨的中老年人,年輕人似乎才是臨期市場的主力軍。

在豆瓣平臺上,“我愛臨期食品”小組成立僅僅一年,成員已經暴漲到8.6萬人。在這里,許多網友自發“安利”自己購買過的臨期食品:3塊錢的依云礦泉水,1塊錢的樂事薯片,5毛錢的好麗友熊貓派等打到“骨折”的零食比比皆是。

根據《2020年中國臨期食品行業市場分析及消費者研究報告》,目前中國臨期食品主力消費者為年輕人,年齡介于26-35歲的占比47.8%。過去一年有210萬人在某寶上選購臨期食品。

臨期食品的火熱,首先得益于近幾年的國家政策支持。早在2019年,國家就發布了食品行業安全工作意見,明確督促企業需要對食品的保質期標識和進貨驗收記錄等嚴格執行,并嚴令禁止過期食品翻新銷售的行為,在如此嚴格的政策之下,過期食品只能走向被銷毀這條路,這對于臨期食品行業而言無疑是個發展良機。與此同時,2020年全國總工會還頒發通知,提倡減少餐飲、食品浪費,弘揚勤儉節約的傳統美德,對臨期食品行業也起到了鼓勵的作用。

另一方面,消費者觀念的轉變也極大地促進了臨期食品行業的發展。對于喜歡高品質消費但消費能力又有些欠缺的年輕群體而言,目前許多食品的價格都不在他們所能承受的范圍內,臨期食品本質上并未變質,只要在期限內食用完就沒有大礙,而臨期食品的價格卻遠遠低于原價,無疑成為了最佳選擇。

臨期食品

市場規模已達300億

以往食品大多只有兩種走向,被吃掉或者被處理掉。被吃掉的往往都是在保質期內的食品,而臨期或過期的食品很多只能被處理掉。不過近些年來,臨期食品迎來了新的“命運”,越來越多的消費者愿意購買臨期食品。

商務部流通產業促進中心發布的《消費升級背景下零食行業發展報告》顯示,2006年-2016年,我國零食行業總產值規模從4240.36億元增長到22156.4億元,預測到2020年零食行業總產值規模將接近3萬億元。保守假設每年零食行業有1%的庫存沉淀計算,2020年臨期商品的行業規模還能達到約300億元。

臨期食品正在撐起百億市場,面對潛在規模龐大的臨期食品市場,自然吸引了不少玩家。2020年年初經歷了疫情之后,上游商家庫存積壓較為嚴重并尋求臨期清倉途徑,因此在2020年年末不少玩家陸續進場,在資本的助力下跑馬圈地。

臨期品市場

誰能笑到最后?

隨著臨期品在消費中的規范化、相關部門責任明確化,勢必讓投資客看到新一輪商機,面對百萬億的市場蛋糕,想要笑到最后也絕非易事。

首先,臨期食品市場雖大,但“弱者”仍寸步難行;臨期食品市場的行業特殊性決定了其對于選品、庫存管理與運輸周轉都有著很高的要求,雖說一些電商平臺擁有著絕對的價格優勢,但在物流周期上卻無法為消費者提供食品安全保障。

其次,“品牌化”構筑企業護城河,供應鏈決定品牌能否脫穎而出;于消費者而言,臨期食品店內的價格與食品質量是引導消費者進店的最大動力,折扣店的突破口在于與供給側和貨架的管控能力,一家擁有穩定的貨源、貨品的多樣性與價格的高低也是在臨期食品市場中商家的核心競爭力。

而企業的品牌化更是為品牌構筑了一道護城河,對于臨期食品市場而言,品牌化意味著對上游供應鏈的話語權,只有企業品牌足夠影響市場,才可以更大化的豐富商品池。

這次國家發改委的動作僅僅是一個開始,未來臨期品市場將會越來越規范化…

你會去買臨期食品嗎?

來源:騰訊時間:2021-12-27

熱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