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農村部:開展茶葉等8個重要農產品全產業鏈大數據中心建設試點
農業農村部網站發布了關于進一步夯實智慧農業基礎和強化一二三產融合發展的建議的答復。加強農業農村大數據平臺建設板塊指出,開展水稻、大豆、油料、棉花、茶葉、蘋果、天然橡膠、糖料蔗等8個重要農產品全產業鏈大數據中心建設試點,會同國家發展改革委等五部門聯合發布生豬全產業鏈數據。
近年來,我部積極促進信息技術與農業產業各環節各領域融合應用,取得了階段性成效。一是加強頂層設計。建立數字鄉村發展統籌協調機制,2021年,中央網信辦聯合我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鄉村振興局等43家單位成立數字鄉村發展統籌協調機制,統籌推進數字鄉村建設各項工作。2022年1月,中央網信辦會同我部等9部門印發實施《數字鄉村發展行動(2022-2025年)》,提出了“十四五”時期數字鄉村發展目標,并部署了數字基礎設施升級、智慧農業創新發展等8個重點行動,以及鄉村基礎設施數字化改造提升、智慧農業建設等7項重點工程。二是加強人才培育。按照中央網信委《提升全民數字素養與技能行動綱要》部署要求,配合中央網信辦等部門遴選78家單位為全民數字素養與技能培訓基地,推動提升農民數字素養。持續開展農民手機應用技能培訓,截至2022年底,累計受眾超過1.85億人次。2018至2022年,中央組織部、農業農村部連續5年開展農村實用人才帶頭人農業農村電子商務專題培訓班,共培訓電商骨干人才2500余人,助力農業農村電子商務發展。三是建立統計調查制度。為掌握信息技術在農業生產領域的應用程度,組織開展農業生產信息化率監測統計,按年度統計大田種植、設施栽培、畜禽養殖、水產養殖各領域生產信息化率。農業生產信息化率納入數字中國指標體系、數字鄉村發展水平指標體系,在相關報告中對外發布。下一步,我部將繼續會同相關部門持續推動新一代信息技術與農業全產業鏈的深度融合與應用,加快推進農業產業數字化轉型。我部會同相關部門不斷提升鄉村風貌,帶動當地特色種養業、農產品加工業、特色文化產業等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一是強化政策支持。我部配合國家發展改革委組織實施中央預算內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專項,會同財政部組織實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激勵措施,每年通報表揚上一年全國村莊清潔行動先進縣,組織全國美麗宜居村莊短視頻擂臺賽,不斷改善農村風貌。會同財政部安排中央財政資金,累計支持各地建設農業產業強鎮1509個,現代農業產業園300個,優勢特色產業集群180個,通過優化產業布局、提升基地水平、發展加工流通、培育經營主體、創建產業品牌等舉措,充分延伸產業鏈條,促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文化和旅游部會同我部等部門印發《關于促進鄉村旅游可持續發展的指導意見》、《促進鄉村旅游發展提質升級行動方案》、《關于推動文化產業賦能鄉村振興的意見》、《關于推動鄉村民宿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等政策文件,強調突出鄉村旅游文化特色,鼓勵各地在保護的基礎上,有效推動文物古跡、傳統村落、民族村寨、農業文化遺產等融入鄉村產品開發,加快鄉村旅游與農業等領域深度融合,培育鄉村旅游新產品新業態新模式,推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二是培育優質品牌。2019年以來,文化和旅游部會同國家發展改革委開展全國鄉村旅游重點村鎮名錄建設工作,先后推出了1399個全國鄉村旅游重點村和198個全國鄉村旅游重點鎮(鄉)。文化和旅游部配合國家發展改革委開展國家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示范園創建認定工作,先后公布了三批316家示范園,其中以旅游業為主導產業的占到12%,有效發揮了鄉村旅游帶動鄉村產業融合、農民就業增收的優勢作用。全國鄉村旅游重點村鎮、國家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示范園建設,為推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打造了重要載體,帶動農民增收致富。三是推廣典型案例。我部積極開展中國美麗休閑鄉村推介活動,累計推介1697個生態環境優美、創新業態豐富、服務設施完善的中國美麗休閑鄉村,在全國樹立了一批標桿,培育了一批品牌,成為引領產業發展的樣本。文化和旅游部先后編印了《全國鄉村旅游發展典型案例匯編》、《全國鄉村旅游扶貧示范案例選編》,宣傳推廣了一批發展鄉村旅游促進農村集體經濟發展壯大、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典型案例。下一步,我部將會同相關部門推動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引導各地因地制宜、探索創新,融合農文旅、貫通產加銷,進一步發揮鄉村旅游、文化產業作用,壯大村集體經濟,促進一二三產業融合,推進鄉村產業高質量發展。一是加強數字農業試點示范。遴選認定106家農業農村信息化示范基地,評選發布一批智慧農業典型案例和新技術、新產品、新模式,示范帶動生產、經營、管理、服務各環節各領域信息化應用創新。建設種植、設施、畜牧、水產、種業等各類國家數字農業創新應用基地64個。二是加強農業農村大數據平臺建設。加快推進農業農村部地理信息公共服務平臺、農業農村大數據平臺和國家農業遙感應用與研究中心建設,研發上線省市縣級大數據公共平臺基座,推動各類數據關聯上圖、匯聚入庫。開展水稻、大豆、油料、棉花、茶葉、蘋果、天然橡膠、糖料蔗等8個重要農產品全產業鏈大數據中心建設試點,會同國家發展改革委等五部門聯合發布生豬全產業鏈數據。三是建立農產品市場監測預警體系。積極開展重要農產品市場信息監測和分析預警工作,及時發布生產、價格、進出口等供需信息,每月監測分析19個品種的生產、價格、貿易、供需等變化情況,研判未來走勢,有效發揮了重要決策支持和市場引導作用。規范農產品監測預警工作信息發布,目前,在農業農村部網站每日發布“農產品批發價格200指數”,每月發布《農產品供需形勢分析月報》和供需平衡表,每年通過中國農業展望大會發布中國農業展望報告,農產品市場監測預警能力不斷提升。下一步,我部將持續推動新一代信息技術與農業全產業鏈的深度融合與應用,加強重要農產品全產業鏈大數據和市場監測預警體系建設,加快農業農村大數據平臺建設,為農業強國建設提供有力支撐。感謝您對我部工作的關心,希望繼續對三農工作給予支持。
農業農村部
來源:農業農村部時間:2023-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