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生活水平的提升,人們越來越追求高標準的生活品質,私房菜也應運而生。全國人大代表曹可凡認為,不僅要研究網絡訂餐這種業態,對私房菜這種模式也要加以研究,不能讓私房菜出現在監管之外,也不能給私房菜留下監管盲區。《《《嚴防嚴管嚴控食品安全風險 保障群眾“舌尖上的安全”
在帶來極大便利的同時,網絡訂餐也暗藏隱憂。對此,3月20日起將施行的《上海市食品安全條例》對網絡食品經營專設一節,明確了第三方平臺的責任。“如果食品企業在網上售假,第三方平臺不能推說是網絡商店售假,而應該承擔連帶責任。”曹可凡認為,第三方平臺對入駐企業應該設門檻、有制約,上海食安條例強調第三方平臺的責任將有利于監管。
代表們對網絡訂餐的監管仍有憂慮。全國人大代表葛俊杰說,現在網絡訂餐是第三方配送的,“實體店從業人員每年要體檢一次,有傳染病的不能當營業員,但第三方送的時候,你怎么知道送貨員有沒有傳染病呢?”
在全國人大代表陳晶瑩看來,網絡食品經營和線下食品經營不同,還要考慮倉儲、外送保溫,“這些有沒有相關設備來保證?食品如果有溫差的話,事后再送達,這個食品就已經被破壞了。”她建議,政府和行業應聯手制定多層分類的食品生產經營標準。
朱國萍代表說,這種情況現在越來越多,有一些在家里燒好,或者加工成半成品,再拿出去賣,但里面也是隱患重重。曹可凡認為,類似私房菜、家庭廚房這種模式很有特色,但不能因為搭上“互聯網+”的順風車出現新的監管盲區。”
因此,對于私房菜的監管必須早日提上日程,必須保障好消費者的合法權益,有關部門需做好相關工作,不能給食品安全監管留盲區。
上一篇: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需要更科學地修訂
Copyright (C) 湖南省食品行業聯合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