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客电竞-体育电竞综合赛事平台

行業資訊返回上一頁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需要更科學地修訂


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實施條例第三條提到,食品生產經營者應當依照法律、法規和食品安全標準從事生產經營活動,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管理制度,采取有效管理措施,保證食品安全。 食品生產經營者對其生產經營的食品安全負責,對社會和公眾負責,承擔社會責任。因此,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需要嚴格地制訂,才能有效地保障消費者的食品安全。《《《82項食品安全國家標準于3月起實施

  2010年以前,我國食品及食品添加劑標準中,指標檢測要求基本分為兩大類,即出廠檢驗項目和型式檢驗項目,其中產品出廠時按照出廠檢驗項目檢測,并需要定期或在特定條件變更后開展全項指標的型式檢驗。2010年以后,隨著食品安全事件的頻繁曝光,食品及食品添加劑產品安全開始“嚴打”,國家統一食品安全標準的模板,并要求所有質量指標和危害物指標每批檢驗。在今年兩會上,全國人大代表、晨光生物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盧慶國提出,這些措施對于迅速扭轉中國在國際上的食品安全形象起到了積極作用,但也存在不利的、管控過度的問題。

13w58PICPvY_1024.jpg

  全國人大代表,晨光生物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盧慶國表示,國家在制定食品添加劑產品標準的基礎上,還制定了其使用標準,《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GB 2760-2014的發布實施,規范了食品生產加工企業對食品添加劑的使用,對監管部門的依法管理起到了較好的支撐作用。但同時,我國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與國際還存在較大脫節,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我國食品工業的發展。盧慶國說:“一些標準的制、修訂缺乏最廣泛的相關群體參與,導致相關標準出臺后,給標準使用方帶來很大困擾,要么降低企業的國際競爭力,要么企業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被違法’,甚至造成致命打擊。”

  對此,盧慶國建議:

  一是在制定食品安全國家標準時,指標檢測頻率要回歸理性,在做到充分風險監測和風險評估的基礎上,要識別產品安全風險的來源,評估食品安全風險的等級和發生頻次,做到不同風險區分對待,科學制定和優化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二是食品安全監管部門應加大風險監測和風險評估的前端投入,為企業源頭質量控制提供依據,減少事后管控,降低生產企業相應檢測及質量控制成本。

  三是國家標準的制修訂,需立足實際,拓寬途徑,廣泛征求相關部門和企業意見,讓這些與標準密切相關、對標準理解至深的單位直接參與其中,做到與國際接軌,避免因標準要求而限制我國相關食品、食品添加劑產業的發展,削弱我國相關產業的國際競爭優勢。

 

 

來源:中國食品安全報時間:2017-03-09

熱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