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辣條,嘴巴都會不自覺地開始咽下一口口水。
那麻麻辣辣的口味,著實讓人垂涎三尺、回味無窮!
正緣于此,辣條一直穩占年輕人零食榜首,辣條愛好者戲言:“沒有什么是一包辣條不能解決的,如果有,那就兩包。”
作為“無辣不歡”的“吃貨”們,對“麻辣王子”、“衛龍”等辣條品牌不會陌生。這幾家大品牌,基本都與岳陽市平江縣有關—— “麻辣王子”生產地就在平江,而“衛龍”的創始人是平江人。
平江縣不僅出“將軍”,還出辣條!
全國1000多家辣條企業中,平江境內有108家;全國辣條總產值600多億元,平江達200多億元。
去年,中國食品工業協會授予平江“中國辣條之鄉”稱號。
這支“辣條大軍”,如何強勢崛起?
(自動包裝線。)
“有天氣預報的地方就有平江人做辣條”
在麻辣王子小試車間內,三位辣條發明人邱平江、李猛能、鐘慶元正在給新來的員工講述辣條的工藝。他們現在是麻辣王子的技術顧問,主要攻克辣條關鍵設備的標準化,雖然已經過去二十多年,談起辣條的起源,他們眼里仍然閃著光。
平江是革命老區和全國著名的將軍縣,老一輩革命人艱苦奮斗、敢闖敢干的精神對平江人影響深遠。
1998年,一場特大洪水讓平江縣的大豆減產,導致大豆供不應求、價格上漲。以大豆為主要原料的麻辣醬干作坊難以維持經營。也在這一年,創業失意的邱平江、李猛能、鐘慶元聚在一起,商討著做點別的生意來改善生活。
在認真考察市場后,他們嗅到食品行業的商機。結合平江人做醬干的經驗,他們在醬干的基礎上用面粉代替豆粉,在一臺生產米線的擠壓熟化機器上進行創新,生產出條狀胚體。在風味口感上,他們延續平江人喜愛的“麻辣”口味,在辣條胚體中加入辣椒、花椒、孜然、糖、鹽、植物油等佐料,創新發明了辣條。
自此,辣條“橫空出世”。
1998年辣條被發明出來后,以麻辣味為主,并以麻辣的風味在南方風靡起來。2001年,平江人開始走出湖南,走向全國,辣條企業遍地開花,尤以河南為盛。
考慮到北方人對辣的接受度低、喜歡甜,當地辣條企業為迎合北方人的口味,改變平江辣條的麻辣風味,在麻辣味的基礎上加甜、加香、減辣,形成甜辣味辣條。所以,北方辣條與原產地平江辣條有了口味的區別。
至此,辣條在全國蓬勃發展起來,在平江甚至流傳著這樣一句話:有天氣預報的地方就有平江人做辣條。
作為辣條發源地的平江,占據全國辣條產業的“半壁江山”。
平江縣休閑食品產業聯合會秘書長童湘平說,我國現存辣條相關企業 2448家,專門從事辣條生產的企業近千家,其中平江人創辦的辣條企業占了96%以上。
平江,成為聞名全國的“辣條之鄉”。
200多億元產值解決7萬人就業
陳高求是辣條廠拌料車間的一名員工,早年在廣東打工,為照顧家庭,2011年陳高求回到平江,入職辣條廠,實現了在家門口就業。“家里離公司只要三四分鐘路程,掙錢的同時還可以照顧家庭。”陳高求說。
現在,陳高求是一名經驗豐富的拌料技術工,他說:“以前拌料是人工的,需要精準投入香油、辣椒、花椒的配料,確保每一鍋拌出來的辣條口味是一致的,現在就是自動拌料機,只要一按按鈕,就可以自動拌料。”
在辣條廠工作11年,陳高求從經濟困難戶到現在有能力供養兩個孩子讀書,家里蓋起了樓房,開起了小車,一步步過上小康生活。
通過辣條產業實現致富的人很多,像陳高求一樣,實現脫貧“摘帽”的家庭也很多。“一人進廠,全家脫貧,辣條影響著平江許多家庭。”童湘平說。
資料顯示,2019年,平江食品產業占平江工業總產值的44.11%,達243.24億元,其中辣條占比近80%,產值達到200多億元,平江縣辣條行業安排就業近7萬人,年發放工人工資20多億元,辣條已成為平江縣的支柱產業。
據了解,辣條行業上游可帶動農副產品的生產供應,帶動種植辣椒、花椒的基地建設,讓農民在家門口種植經濟作物實現致富、就業;中游可驅動食品工業、包裝印刷、機械制造等外延行業,下游可推動物流貿易、商超零售、酒店、旅游產業鏈的合作共贏,具有極強的延展性和帶動效應。
平江辣條企業通過安排就業、設立扶貧車間、結對幫扶、流轉土地、采購原料等舉措,已經幫助1000多戶貧困戶,共計5000多人穩定脫貧。
脫貧摘帽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新奮斗的起點。脫貧摘帽后,讓人民群眾過上更加美好的生活,需要做好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
作為國貧縣的平江于2019年正式脫貧摘帽后,并沒有止步于脫貧,而是以產業發展帶動鄉村振興,在打造“全國休閑食品之都”的路上行穩致遠。
作為平江縣支柱產業的辣條,在平江的鄉村振興、鞏固脫貧成果中起著重要作用。
(拌料車間。)
頻頻出圈實現產業蝶變
經過20多年的發展,辣條不再是“媽見打”的垃圾食品,而是深受年輕人喜愛的網紅零食。在辣條公司工作20多年的李滿良表示,以前回家給人家送辣條覺得不好意思,現在回家不帶辣條回去反而覺得不好意思。
這一切轉變的背后都與平江辣條產業的健康升級息息相關。
張玉東是麻辣王子品牌創始人,早年做茶葉,在2000年進入辣條行業。那個年代,辣條行業野蠻生長,辣條供不應求。
“那個時候每年掙上千萬,但是內心沒有成就感、價值感。”張玉東說,“出去開會,別人問我做什么的,我都不好意思說我做辣條的。”
張玉東覺得辣條行業的從業者、消費者都必須謀求改變,以贏得社會尊重。
2013年張玉東決定投資3000萬元建設辣條行業首個10萬級的GMP潔凈車間,用制藥的標準生產辣條。他多次出國走訪與專家探討,與此同時,他還砍掉了3億元銷售額,聚焦麻辣王子創新升級,生產的正宗辣條麻辣王子傳承正宗辣條麻辣味,實現使用天然面粉,非轉基因菜籽油,不加防腐劑、甜蜜素、色素等多種化學合成添加劑,推動辣條行業走上健康之路。
此外,平江的旺輝食品還與湖南農業大學、湖南省農業科學院形成良好的產學研合作,學校為企業提供全方位的技術支持,并在企業建立研發檢測中心、專家服務示范基地,助力辣條產業發展。
除了硬件,平江辣條還通過文化、品牌等頻頻“出圈”,讓廣大消費者重新認識辣條。
“國際麻辣王爭霸賽”“辣條專業班”“辣條博物館”不斷登上微博熱搜,引發全民熱議,讓消費者深入了解辣條的原料、工藝和文化。
今年4月中旬,因原材料價格上漲,麻辣王子主推產品110克袋裝麻辣王子辣條和550克盒裝麻辣王子分別漲價1元、5元,即漲幅達16%和20%,但銷量依然持續上漲,受到消費者認可。
“在4月份,我們的后臺還收到了很多上海同學的信息,希望麻辣王子能進行捐贈,所以我們馬上行動起來,只要留下信息的我們都去聯系,最后有32所高校同意捐贈,捐出了40多萬包辣條,總價值達200多萬元,第二天‘麻辣王子’就被同學們送上微博熱搜第一位,受到消費者一致好評。”麻辣王子品牌總監介紹道。
近期,麻辣王子還在婚慶市場大受歡迎,原定100場的婚禮計劃,累計收到500多對新人報名,他們把麻辣王子當做婚桌零食、伴手禮、攔門道具,并表示,辣條進入婚慶既新穎又好玩,符合年輕人的喜好。
辣條行業的一次次出圈營銷,讓辣條撕掉低端標簽,實現產業蝶變。
讓世界知道正宗辣條湖南平江造
在平江縣天岳新區三陽大道,十幾臺推土機正在忙碌著將地面推平整,這是麻辣王子年產25萬噸正宗辣條產業園項目的施工現場。
今年6月,平江縣推動麻辣王子正宗辣條產業園項目落戶城區,建設集辣條科研、生產、文化展示、參觀研學、實習實踐、體驗互動于一體的數字化示范產業園和國家級旅游工廠,打造全球辣條愛好者的網紅打卡地。
該項目建成后預估年生產正宗辣條25萬噸,預計年產值可達35億元,年創稅收可達15000萬元,安排就業6000人,并推動農業產業升級,打通從田間地頭到消費者的全程供應鏈。
最近,衛龍美味全球控股有限公司通過港交所上市聆訊,用辣條敲開港交所的大門,麻辣王子也在籌備上市。
數據顯示,辣條出口至160個國家,海外購買辣條最多的國家依次為日本、新加坡、韓國、美國。
平江辣條在自我革新中闖出了一條與市場契合、與時代同步的創新發展之道,開創了中國休閑食品的新品類,正在走出平江、走向全國、走向世界。“我們會繼續通過產品健康升級,營銷方式的創新升級,不斷提升消費者的體驗感、互動感,讓辣條被更多人喜歡,讓世界知道正宗辣條湖南平江造。”
平江辣條,未來可期!
Copyright (C) 湖南省食品行業聯合會